[发明专利]沸石吸附剂、它们的制备工艺和它们的用途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64806.0 申请日: 2013-12-10
公开(公告)号: CN104902992A 公开(公告)日: 2015-09-09
发明(设计)人: L.布维尔;S.凯杰;C.拉罗什;P.莱夫莱维 申请(专利权)人: 塞卡股份公司;IFP新能源公司
主分类号: B01J20/18 分类号: B01J20/18;B01J20/28;C07C29/76;C07C37/82;C07C7/13
代理公司: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代理人: 宋莉;凌志军
地址: 法国*** 国省代码: 法国;FR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吸附剂 它们 制备 工艺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包括钡或钡和钾的沸石X的小的晶体的附聚物形式的吸附剂(附聚的沸石吸附剂)、它们的制备工艺和它们的用途。

这些吸附剂呈现出最优化的吸附容量和最优化的机械强度两者且可更特别地用于由包括具有8个碳原子的异构体的芳族烃的原料制造非常纯的对-二甲苯。

背景技术

将由除了钠阳离子之外还包括单独的或作为混合物的钡、钾或锶离子的沸石X或Y构成的附聚的沸石吸附剂用于选择性地吸附芳族烃的混合物中的对-二甲苯是由现有技术公知的。

专利US 3 558 730、US 3 558 732、US 3 626 020和US 3 663 638显示,包括基于钠和钡(US 3 960 774)或基于钠、钡和钾的硅铝酸盐的沸石吸附剂对于存在于芳族C8级分(包括具有8个碳原子的芳族烃的级分)中的对-二甲苯的分离是有效的。

专利US 3 878 127中描述的沸石吸附剂被用作液相工艺(优选为模拟逆流型的)中的吸附剂,与专利US 2 985 589中描述的且尤其是应用于芳族C8级分的那些类似。

在以上列举的专利中,沸石吸附剂以粉末形式或以主要由沸石和最高达20重量%的惰性粘合剂构成的附聚物的形式提供。

沸石X的合成经常通过硅铝酸盐凝胶的成核和结晶实施。通常,由含钠的水溶液(例如,氢氧化钠水溶液)制备沸石的晶体,且如果期望,钠阳离子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其它阳离子例如钡或钡和钾替代(用其交换)。这些阳离子交换可在用附聚粘合剂使粉状沸石附聚之前和/或之后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常规技术实施。

沸石X的合成产生晶体(通常为粉末形式),所述晶体在工业规模上的使用是特别困难的(在处理操作期间显著的压力降低)。于是优先考虑这些晶体的附聚形式,其以粒料(grain)、纺成产物和其它附聚物的形式,这些所述形式可通过挤出、造粒和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其它附聚技术获得。这些附聚物不呈现出粉状材料内在的缺点。

这些附聚物,不论是块、珠、挤出物等中的何种形式,通常由一种或多种沸石的晶体和粘合剂构成,所述沸石的晶体构成活性组分(在吸附的意义上),所述粘合剂旨在确保附聚物形式的晶体的粘着(凝聚,cohesion)和赋予它们以足以经受住在用于从芳族C8级分分离异构体的操作期间它们遭受的振动和移动的机械强度。

然而,与由晶体形成的粉末相比,这些附聚物的吸附性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对于吸附是惰性的附聚粘合剂的存在。

为了克服附聚粘合剂对于吸附性能是惰性的该缺点,已经提出了多种手段,包括将附聚粘合剂的全部或至少一部分转化成从吸附的观点来看是活性的沸石。该操作现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例如以“沸石化”之名。为了容易地实施该操作,使用能沸石化的粘合剂,其通常属于高岭石系列,和优选预先在通常为500℃-700℃的温度下煅烧。

替代形式在于将高岭土粒料模塑,然后使高岭土沸石化;其原理阐述于D.W.Breck的“Zeolite Molecular Sieves”,John Wiley and Sons,New York(1973),p.313以及下列等等中。该技术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沸石A或沸石X的粒料的制造,所述沸石A或沸石X最高达95重量%,所述粒料由所述沸石本身和未转化的粘合剂残余物构成(参见,例如,US 3 119 660,其中发现,沸石X的制造需要向反应介质添加二氧化硅来源)。

专利申请FR 2 789 914描述了通过如下制造基于具有1.15-1.5的Si/Al比率、用钡和任选地用钾交换的沸石X的附聚物的工艺:用粘合剂、二氧化硅来源和羧甲基纤维素使所述沸石X的粉末附聚,然后通过将附聚物浸渍在碱液中而使粘合剂沸石化。在用钡离子(和任选的钾离子)交换沸石的离子和活化之后,由此获得的附聚物与由相同量的沸石X和粘合剂制备但不将粘合剂沸石化的吸附剂相比,从存在于芳族C8级分中的对-二甲苯的吸附的观点来看,呈现出改善的性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卡股份公司;IFP新能源公司,未经塞卡股份公司;IFP新能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648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