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构粘合剂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4997.2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28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苏海勃·埃尔吉姆阿维;伊丽莎白·屈拉;佰恩哈德·H·科赫;努雷丁·亚武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3M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10 | 分类号: | C09J7/10;C09J7/30;C09J163/00;C08G59/18;C08K5/00;B21D39/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牛海军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粘合剂 金属部件 粘合 热固性组合物 热固性结构 粘合剂膜 包边 凸缘 环氧树脂固化剂 环氧化合物 热塑性树脂 部分组件 环氧当量 热固化 软化点 | ||
1.一种用于制造车体接合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a)提供车体的第一金属部件和第二部件,其中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包括第一金属面板;
b)提供结构粘合剂膜,所述结构粘合剂膜包含可热固性组合物,所述可热固性组合物包含:
30重量%至6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所述环氧化合物具有少于250g/当量的平均环氧当量;
10重量%至50重量%的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包括在60℃和140℃之间的软化点;
2重量%至15重量%的环氧树脂固化剂;以及
任选地,增韧剂;
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量比以及任选地所述增韧剂的量被选择为以便提供所述结构粘合剂膜,所述结构粘合剂膜当根据张力测试DIN EN ISO 527测量时具有至少60%的断裂伸长率;
c)在比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活化温度低的温度下,粘附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从而形成车体接合部;以及
d)在比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活化温度高的温度下,加热所述车体接合部,以使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的所述可热固性组合物热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热固性组合物包含:
a)40重量%至60重量%的环氧化合物,所述环氧化合物具有少于250g/当量的平均环氧当量;
b)15重量%至30重量%的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包括在60℃和140℃之间的软化点;
c)2重量%至8重量%的环氧树脂固化剂;
d)任选地,增韧剂;并且
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量比包括在0.8和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具有少于700g/mol的重均分子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具有包括在70℃和120℃之间的软化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聚羟基醚热塑性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可热固性组合物包含增韧剂,所述增韧剂的量包括在10重量%和40重量%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和所述热塑性树脂的重量比以及任选地所述增韧剂的量被选择为以便提供所述结构粘合剂膜,所述结构粘合剂膜当根据张力测试DIN EN ISO 527测量时具有至少100%的断裂伸长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用于所述第一金属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包边凸缘粘合,其中:
-所述结构粘合剂膜在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的第一末端附近具有第一部分并且在与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的所述第一末端相背对的第二末端附近具有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金属面板具有第一车体部分和第一凸缘部分,所述第一凸缘部分在邻近所述第一车体部分的第一末端处沿着所述第一车体部分的边缘;
-所述第二部件包括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具有第二车体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所述第二凸缘部分在邻近所述第二车体部分的第二末端处沿着所述第二车体部分的边缘;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比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活化温度低的温度下,将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粘附至所述第一金属面板或所述第二面板,由此在粘附和折叠后获得车体接合部,其中所述结构粘合剂膜被折叠为使得:
i.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的所述第一部分提供在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第一金属面板的所述第一车体部分之间,并且
ii.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的所述第二部分提供在所述第一金属面板的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面板的所述第二车体部分之间;以及
b)在比所述环氧树脂固化剂的活化温度高的温度下,加热所述车体接合部,以使所述结构粘合剂膜的所述可热固性组合物热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创新有限公司,未经3M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49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明安全膜
- 下一篇:一种炉水泵电机腔净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