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聚物、光学各向异性体和高分子取向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2137.5 | 申请日: | 2013-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4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坂本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4/12 | 分类号: | C08G64/12;G02B5/30;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袁波;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聚物 光学 各向异性 高分子 取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获得能够在广泛波长区域中进行均匀的偏振光转换且能够薄膜化的光学膜的共聚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以及将膜状的光学各向异性体拉伸而得到的高分子取向膜。
背景技术
平板显示装置(FPD)通过使用偏振光板、相位差板等光学膜而能够高精细的显示,因此被广泛用作优异的显示设备。
相位差板有将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的1/4波长板、将直线偏振光的偏振光振动面进行90度转换的1/2波长板等。这些相位差板能够针对某种特定的单色光正确地转换成光线波长的1/4λ或者1/2λ的相位差。
然而,以往的相位差板存在穿过相位差板而输出的偏振光被转换成有色偏振光这一问题。这是因为:构成相位差板的材料对相位差具有波长分散性,对于可见光区域的光线混合存在的合成波即白色光,在各波长的偏振光状态产生分布,因此无法在全部波长区域中调整成正确的1/4λ或1/2λ的相位差。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研究了各种能够对广泛波长区域的光赋予均匀相位差的宽频带相位差板、具有所谓逆波长分散性的相位差板(例如,专利文献1~6)。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个人电脑、手机等便携型信息终端的高功能化和普及,要求尽量将平板显示装置的厚度抑制为薄。其结果,还要求作为构成部件的相位差板的薄层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688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0-90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11-5213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0-284126号公报(US20020159005A1)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2001-4837号公报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0/026705号小册子。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获得能够在广泛波长区域中进行均匀的偏振光转换且能够薄膜化的光学膜的共聚物和光学各向异性体、以及将膜状的光学各向异性体拉伸而得到的高分子取向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如下共聚物,可获得能够在广泛波长区域中进行均匀的偏振光转换且能够薄膜化的光学各向异性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共聚物在分子内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I)和下述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II),前述重复单元(I)与重复单元(II)的存在比率处于特定的范围,且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且浓度为0.5g/dl的溶液的20℃下的还原粘度[ηsp/c]处于特定的范围。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1)、(2)的共聚物;(3)、(4)的光学各向异性体;以及(5)的高分子取向膜。
(1)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分子内具有下述式(I)所示的重复单元(I)和下述式(II)所示的重复单元(II),
[化1]
〔式中,Y1表示化学性单键、-C(=O)-、或者-O-C(=O)-。
A1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三价芳香族基团。
Ax表示具有选自芳香族烃环和芳香族杂环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且碳原子数2~30的有机基团。
Ay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者具有选自芳香族烃环和芳香族杂环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且碳原子数2~30的有机基团。
前述Ax和Ay所具有的芳香环任选具有取代基。
另外,前述Ax与Ay可以一同形成环。
Q1表示氢原子、或者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
[化2]
{式中,Y2表示化学性单键、-C(=O)-、或者-O-C(=O)-,A2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萘二基、或者下述式(III)所示的基团。
[化3]
〔式中,R1~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6的烃基,T表示下述(T-1)~(T-3)所示的任意基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2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