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的制造方法及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0906.8 | 申请日: | 2013-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大高秀夫;加藤秀之;则定英树;永濑贵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阪东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G01L1/14;G01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00 | 代理人: | 刘昕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传感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量伸缩变形形变量和/或伸缩变形形变分布的电容量型传感器片及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量型传感器片能够根据一对电极层间的电容量变化,检测测量对象物的凸凹形状等,并能够用于面压分布传感器或形变测量计等的传感器。通常,电容量型传感器的电容量(电容)由以下公式(1)表示。
C=ε0εrS/d…(1)
这里,C表示电容,ε0表示自由空间的介电常数,εr表示电介质层的相对介电常数,S表示电极层面积,d表示电极间距离。
以往,作为上述传感器片,已知电介质层被包含混合了导电性填充物的弹性体的一对电极层夹持的结构的传感器片(参照日本特开2010-43881号公报)。上述传感器片中,由于电介质层为弹性体,因此电容量的变化较大。
然而,当用于面压分布传感器的电容量型传感器片被要求具有相对于测量对象物的变形及动作的良好的追随性时,在上述文献中记载的电容量型传感器片中,不能充分满足该特性。另外,用于伸缩变形形变量和/或伸缩变形形变分布传感器的电容量型传感器片还被要求,即使传感器片受到较大的伸缩变形、重复变形,电极层和电介质层之间也难以发生层间剥离,电极层的导电性的下降(电阻的增加)减少等耐久性良好的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43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以往的面压分布传感器所使用的电容量型传感器片中,能够对测量对象物的载荷分布进行测量,但无法获知由载荷产生的变形量。例如,将传感器片安装在缓冲物那样的柔软物体上,当向传感器片施加载荷时,不能测量缓冲物如何发生了变形。
本发明是鉴于此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量伸缩变形形变量和/或伸缩变形形变分布的电容量型传感器片及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的制造方法,能够追随伸长程度大且柔软的测量对象物的变形及动作,并且对伸缩变形、重复变形的耐久性良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的发明是一种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用于测量伸缩变形形变量及伸缩变形形变分布,其包括:弹性体制的电介质层;层叠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表面的表面侧电极层;以及层叠于所述电介质层的背面的背面侧电极层,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包含碳纳米管,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的平均厚度分别为0.1μm以上10μm以下。
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通过具有上述结构,伸长程度较大并且能够追随柔软的测量对象物的变形及动作,并且对伸缩变形、重复变形的耐久性良好。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通过具有上述结构,取得上述效果的理由为,表面侧电极层及背面侧电极层(以下,也称为“一对电极层”)含有碳纳米管,并且通过使该平均厚度如上述范围那样相对较薄,从而使一对电极层发挥对电介质层变形的良好的追随性,另外,通过如上所述使一对电极层的平均厚度相对较薄,能够抑制一对电极层和电介质层之间的层间剥离等。
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优选通过涂布含有碳纳米管的涂布液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表面侧电极层以及背面侧电极层与电介质层之间的紧贴性,即使传感器片受到较大的伸缩变形、重复变形,也能够抑制一对电极层和电介质层之间的层间剥离。
上述碳纳米管的平均长度优选为100μm以上。一对电极层含有上述的超细长条的碳纳米管,由此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能够使伸长程度进一步增大,另外,能够发挥对柔软的测量对象物的变形及动作的更良好的追随性。
本发明优选,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分别包括多个带状体,从表里方向观察,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和所述背面侧电极层呈大致直角交叉配置。通过上述结构,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在对测量对象物的变形的位置及大小进行测量时,能够利用外部的切换电路切换各电极配线的同时测量电容量,从而能够使电极层的配置数及电极配线数更少,并且能够检测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的形变量及形变的位置信息。
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在1轴方向的伸长率优选为30%以上。通过使该电容量型传感器片的伸长率为30%以上,能够有效发挥对柔软的测量对象物的变形及动作的良好的追随性。
在所述表面侧电极层及所述背面侧电极层中,所述碳纳米管的含有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优选为50质量%以上。通过设为这样的含有比例,即使受到重复变形,也能够进一步抑制表面侧电极层01A~16A的导电性下降(电阻的增加),从而使耐久性更加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阪东化学株式会社,未经阪东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0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