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50631.8 | 申请日: | 2013-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藤井永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04 | 分类号: | H01G9/004;H01G2/0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基板 电容器元件 上表面 下表面 固体电解电容器 阴极 阳极引出结构 阳极构件 阴极构件 引出结构 电连接 电介质构件 覆盖电容器 阳极端子 阴极端子 阶梯部 外装体 凹陷 凹面 隆起 凸面 配置 | ||
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具有上表面(2a)以及下表面(2b)的绝缘基板(2);配置于该绝缘基板(2)的上表面(2a)的电容器元件(1);阳极引出结构体(3);阴极引出结构体(4);以及在绝缘基板(2)的上表面(2a)上覆盖电容器元件(1)的外装体(5)。电容器元件(1)具有阳极构件、阴极构件以及电介质构件。阳极引出结构体(3)具有形成在绝缘基板(2)的下表面(2b)的阳极端子(32),与电容器元件(1)的阳极构件电连接。阴极引出结构体(4)具有形成在绝缘基板(2)的下表面(2b)的阴极端子(42),与电容器元件(1)的阴极构件电连接。而且,在绝缘基板(2),由使其上表面(2a)凹陷的凹面(23)和使下表面(2b)隆起的凸面(24)形成了阶梯部(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绝缘基板配置了电容器元件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尤其涉及绝缘基板的形状具有特征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图8是表示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的一例的剖视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如图8所示,该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电容器元件101和绝缘基板102,在绝缘基板102的上表面配置有电容器元件101。对于绝缘基板102而言,其整体平坦。电容器元件101具有作为阳极构件的阳极引线103以及阳极体113、作为阴极构件的阴极层104以及电解质层114、和介于阳极构件与阴极构件之间的电介质构件115。在绝缘基板102的上表面,阳极连接构件105和阴极连接构件106配置于相互间隔开的位置。在绝缘基板102的下表面,阳极端子107和阴极端子108配置于相互间隔开的位置。而且在绝缘基板102,形成有通过用导电性材料填充从上表面向下表面贯通的孔而构成的阳极导电过孔109和阴极导电过孔110。阳极导电过孔109将阳极连接构件105与阳极端子107相互电连接,阴极导电过孔110将阴极连接构件106与阴极端子108相互电连接。而且,阳极连接构件105和阳极引线103通过使枕构件111介于它们之间而相互电连接。此外,阴极连接构件106和阴极层104通过使导电性膏剂112介于它们之间而相互电连接。电容器元件101在绝缘基板102的上表面上被外装体116覆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0-2875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图8所示的现有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由于在将其安装于母板等的布线基板时所产生的热应力、机械应力,而容易挠曲。因此,在安装时,在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内部容易产生电连接不良。具体来说,在阳极引线103与枕构件111之间,在枕构件111与阳极连接构件105之间,在阴极层104与阴极连接构件106之间,容易产生电连接不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安装时也难以在内部产生电连接不良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具备:具有上表面以及下表面的绝缘基板;配置于该绝缘基板的上表面的电容器元件;阳极引出结构体;阴极引出结构体;和在绝缘基板的上表面上覆盖电容器元件的外装体。电容器元件具有阳极构件、阴极构件以及电介质构件。阳极引出结构体具有形成在绝缘基板的下表面的阳极端子,并与电容器元件的阳极构件电连接。阴极引出结构体具有形成在绝缘基板的下表面的阴极端子,并与电容器元件的阴极构件电连接。而且,在绝缘基板,由使其上表面凹陷的凹面和使下表面隆起的凸面形成了阶梯部。
绝缘基板是由电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基板,与外装体分体地构成。
在上述固体电解电容器中,外装体的构成材料进入到阶梯部的凹面的内侧。因此,仅进入到凹面的内侧的构成材料的部分,阶梯部上的外装体的厚度增大,通过该厚度较大的部分,从而在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安装时产生的热应力、机械应力被接住。因而,根据上述固体电解电容器,即使在安装时也难以产生挠曲,因此在内部难以产生电连接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506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闭环控制的底部和侧边等离子体调节
- 下一篇: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