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EHF通信的电介质耦合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48407.5 | 申请日: | 2013-08-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格雷·D·麦克马克;金杨孝;埃米利奥·索韦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3/16 | 分类号: | H01P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吕世磊 |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坎贝尔市坎贝***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介质 凹处 导电主体 电磁信号 耦合系统 耦合装置 底板 电介质主体 主表面 适配 传导 传送 通信 | ||
1.用于传导EHF电磁信号的装置,包括:
具有第一主表面的第一导电主体,第一导电主体在第一主表面中定义第一细长凹处,第一细长凹处具有底板;和
放置在第一细长凹处中并且适配为传导EHF电磁信号的第一电介质主体,其中,
第一导电主体包括与第一主表面相对的第二主表面;
第一细长凹处的底板定义了穿过第一导电主体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从凹处底板延伸至与邻近第一细长凹处的第一端的第二主表面;并且
所述装置还包括放置在第一细长凹处的第一端并且延伸穿过第一导电主体中的第一孔的第一电介质端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孔为定义在第一细长凹处的底板中的矩形的狭缝;狭缝具有沿着第一细长凹处的纵轴测量的狭缝宽度,和沿着第一细长凹处的宽度测量的狭缝长度;
其中,狭缝宽度小于EHF电磁信号的波长的一半,以及狭缝长度大于EHF电磁信号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临近所述第一电介质端部件放置的集成电路封装,其中所述第一电介质端部件延伸穿过所述第一孔,集成电路封装包括适配为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介质端部件的EHF电磁信号或适配为将EHF电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一电介质端部件的EHF电磁信号转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EHF信号转换器包括天线,并且天线与所述第一电介质端部件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第一电介质主体包括与围绕和相邻于第一细长凹处的导电主体的第一主表面连续的配合表面。
6.用于传导EHF电磁信号的系统,包括:
用于传导EHF电磁信号的第一装置,第一装置包括:
具有第一主表面的第一导电主体,第一导电主体在第一主表面中定义第一细长凹处,第一细长凹处具有底板;以及
放置在第一细长凹处中并且适配为传导EHF电磁信号的第一电介质主体,第一导电主体包括与第一主表面相对的第二主表面,第一细长凹处的底板定义了穿过第一导电主体的第一孔,所述第一孔从凹处底板延伸至与邻近第一细长凹处的第一端的第二主表面;以及
放置在第一细长凹处的第一端并且延伸穿过第一导电主体中的第一孔的第一电介质端部件;和
用于传导EHF电磁信号的第二装置,第二装置包括:
包括第一主表面的第二导电主体,第二导电主体定义了在第二导电主体的第一主表面中的第二细长凹处,第二细长凹处具有底板;以及
放置在第二细长凹处中的第二电介质主体;其中,
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被适配为以相配合的配置彼此配合,使得第一导电主体和第二导电主体中的每个导电主体的第一主表面相互紧邻,并且使得第一电介质主体和第二电介质主体形成聚集的电介质主体,聚集的电介质主体沿着聚集的电介质主体传导EHF电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电介质主体和第二电介质主体相互对齐和物理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装置被定向为相对于第二装置旋转反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电介质主体和第二电介质主体中的每个电介质主体被适配为相互独立地传播EHF电磁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聚集的电介质主体形成用于传播极化的EHF电磁信号的电介质材料制成的细长长方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电介质主体和第二电介质主体中的每个当第一电介质主体和第二电介质主体未处于相配合的配置时,不在第一细长凹处和第二细长凹处中的至少一个中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传导EHF电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84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