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44399.7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发明(设计)人: | 三好达也;前野清元;奥村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5F1/67 | 分类号: | G05F1/67;B60R1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太阳能电池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可再生能源,将太阳的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太阳光发电)的太阳能电池备受关注。由于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根据太阳光的日照条件等发生变化,所以存在若日照条件变动则无法高效地取出电能的情况。鉴于此,已知有一种即使日照条件变动,也跟踪控制最佳动作点以使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为最大的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084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1/122165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15554号公报
太阳能电池主要作为设置于住宅的屋檐等的固定安装型而使用。在固定安装型的情况下,即使日照条件根据天气、太阳的位置等而变动,该变动也比较缓慢。但是,在将太阳能电池安装到车辆的情况下,当车辆行驶时,日照条件由于建筑物的影子、隧道等的影响而迅速变动。为了与这样的变动对应,可考虑缩短MPPT控制的控制周期,来高速地进行跟踪控制。但是,若缩短控制周期,则由于控制装置所消耗的电量增加,所以在日照条件的变动缓慢时白白消耗电力。另外,若缩短控制周期,则由于导致MPPT控制也跟踪电线杆等的较短的影子,所以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情况下,当找到针对该影子的最佳动作点时已通过该影子,最佳动作点改变。因此,不管是否以高速进行MPPT控制,均无法高效取出电能而白白消耗电力。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抑制耗电量的同时进行车辆中的与日照条件的变动对应的MPPT控制的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是对搭载于车辆的太阳能电池的输出至少进行MPPT控制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判定车辆是行驶状态还是停车状态的判定部,在由判定部判定为行驶状态的情况下和判定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变更控制方法。
太阳能电池被搭载于车辆,通过控制装置至少被MPPT控制。在控制装置中,由判定部判定车辆是行驶状态还是停车状态。停车状态除了驻车的状态、因红信号灯等停止(驻车)的状态以外,还可以包括因交通阻塞等而低速行驶的状态。在停车状态的情况,日照条件的变动比较缓慢。另一方面,在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日照条件迅速变动。鉴于此,在控制装置中,在由判定部判定为行驶状态的情况下和判定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变更MPPT控制的控制方法。这样,该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通过在行驶状态的情况和停车状态的情况下变更控制方法,能够在抑制耗电量的同时进行车辆中的与日照条件的变动对应的MPPT控制。
在本发明的上述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中,优选与由判定部判定为停车状态的情况相比,在由判定部判定为行驶状态的情况下缩短MPPT控制的控制周期。
如上述那样,在停车状态的情况下日照条件的变动比较缓慢,但在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日照条件迅速变动。鉴于此,在该控制装置中,与由判定部判定为停车状态的情况相比,在由判定部判定为行驶状态的情况下缩短MTTP控制的控制周期,以高速进行MPPT控制。因此,即使在车辆行驶中日照条件由于建筑物的影子、隧道等的影响而迅速变动,也能够根据该变动跟踪控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为最大的最佳动作点。另外,在控制装置中,由于在由判定部判定为停车状态的情况下不缩短MPPT控制的控制周期,所以以低速进行MPPT控制(例如,固定安装型的太阳能电池的MPPT控制程度)。因此,能够减少控制装置所消耗的电力。这样,由于该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通过在行驶状态的情况下与停车状态的情况相比缩短MPPT控制的控制周期,能够仅在必要的情况下缩短MPPT控制的控制周期,所以可在抑制耗电量的同时进行车辆中的与日照条件的变动对应的MPPT控制。
在本发明的上述车载用太阳能电池的控制装置中,优选在由判定部判定为行驶状态的情况下,与车辆的速度小于规定速度时相比,当车辆的速度为规定速度以上时抑制太阳能电池的输出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3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