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及有机发光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44276.3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1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种田将嗣;安达千波矢;中田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琳得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H01L51/50;C07C211/5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卢曼;李炳爱 |
地址: | 日本福冈***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材料 制造 方法 元件 | ||
1.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通式(1)表示,具有给体-受体型分子结构,作为主体材料使用,所述给体-受体型分子结构是在中心部位包含电子受体性的四氟亚芳基结构并在其两末端介由电子给体性的亚芳基分别包含二苯胺结构而成的;
通式(1)中,取代基R1~R4及a~h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6~20的取代芳基或者氨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基R1~R4及a~h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消光系数的各向异性计算的有序参数为-0.5~-0.1的范围内的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在由XYZ轴构成的立体空间中,将作为垂直轴的Z轴与有机发光材料的分子的假想轴线方向的夹角设为θ时,以90-θ表示的水平角θ2为31°以下的值。
5.一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材料由下述通式(1)表示,具有给体-受体型分子结构,作为主体材料使用,所述给体-受体型分子结构是在中心部位包含电子受体性的四氟亚芳基结构并在其两末端介由电子给体性的亚芳基分别包含二苯胺结构而成的,
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由1,4-二卤代四氟亚芳基构成的芳基卤的第1步骤;
分别准备由具有取代基R1~R2的对氨基芳基硼酸酯构成的第1硼酸酯以及由具有取代基R3~R4的对氨基芳基硼酸酯构成的第2硼酸酯的第2步骤;和
利用钯催化剂和碱的亲核试剂的作用,使所述芳基卤的一末端的卤原子与所述第1硼酸酯进行交叉偶联后,利用钯催化剂和碱的亲核试剂的作用使所述芳基卤的另一末端的卤原子与所述第2硼酸酯进行交叉偶联的第3步骤,
通式(1)中,取代基R1~R4及a~h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6~20的取代芳基或者氨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骤中,一边对所述芳基卤分别滴加所述第1硼酸酯和所述第2硼酸酯,一边进行交叉偶联。
7.一种有机发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材料由下述通式(1′)表示,具有给体-受体型分子结构,作为主体材料使用,所述给体-受体型分子结构是在中心部位包含电子受体性的四氟亚芳基结构并在其两末端介由电子给体性的亚芳基分别包含二苯胺结构而成的,
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由1,4-二卤代四氟亚芳基构成的芳基卤的第1步骤;
准备由具有取代基R1~R2或取代基R3~R4的对氨基芳基硼酸酯构成的硼酸酯的第2步骤;和
利用钯催化剂和碱的亲核试剂的作用使所述芳基卤和所述硼酸酯交叉偶联的第3步骤;
通式(1′)中,取代基R1~R2或者R3~R4以及a~d或者e~h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1~20的取代烷基、碳原子数6~20的芳基、碳原子数6~20的取代芳基或者氨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3步骤中,一边对所述芳基卤滴加所述硼酸酯,一边进行交叉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琳得科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琳得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27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组分纤维和包括双组分纤维的过滤介质
- 下一篇:反应性热熔性粘合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