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汽缸内燃活塞发动机及其操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44263.6 | 申请日: | 2013-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5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 发明(设计)人: | P·弗尔斯;T·格兰伦;T·哈格达尔;K·努尔马拉;K·波尔廷;J·威廉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D41/14;F02D41/22;F02D35/02;F02D19/06;F02D4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吕俊刚,刘久亮 |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内燃 发动机 操作 | ||
1.一种操作多汽缸内燃活塞发动机(10)的方法,所述发动机包括气体燃料供给系统(20)和液体燃料供给系统(30),在所述方法中,当所述发动机运行时,具有如下步骤:
(a)通过将气体燃料引入到所述发动机来操作所述发动机,并且通过在所述发动机的汽缸中的至少一个中燃烧所述气体燃料来操作该汽缸;
(b)在操作期间,从所述发动机获取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指示在所述汽缸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中使用所述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c)对所述控制参数与它们各自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及
(d)在所获取的控制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和其目标值之间的差异大于预定差异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气体燃料引入到所述汽缸,并且随后开始将所述液体燃料引入到所述汽缸,同时在所述发动机的其他汽缸中,所述气体燃料的燃烧继续进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燃料供给系统的操作由两个致动系统控制,主控制单元(35)和次控制单元(34),主控制单元(35)和次控制单元(34)被串联设置在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中,并且在执行步骤(a)期间,所述液体燃料供给系统的所述主控制单元(35)被保持在被主动地设定为与发动机的负载成比例的发动机当前情况的备用状态,并且所述次控制单元(34)被设定为保持所述液体燃料系统的操作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通过在所述发动机的所有汽缸中燃烧所述气体燃料来操作所述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动机的至少一个汽缸中的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的控制参数被控制并被设定为达到燃烧的预定条件;以及
在实施步骤(d)之后,发动机被转换到气体模式,使得气体燃料被引入到并燃烧在步骤(d)的所述汽缸中,并且所述控制参数被用于控制在步骤(d)的所述汽缸中的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检测到的发生故障的汽缸中实施步骤(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下列控制参数中的任何一个来实施步骤(d):爆震、不点火、过高汽缸压力、高排气温度、和/或低排气温度。
6.一种多汽缸内燃活塞发动机(10),所述发动机包括气体燃料供给系统(20)、液体燃料供给系统(30)和控制系统(40),所述控制系统(40)被设置成控制所述发动机的操作,所述发动机在所述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和所述液体燃料供给系统中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24,34),所述控制单元(24,34)的操作被设置为可由所述控制系统(40)控制,所述控制系统被设置成进行如下操作:
(a)通过将气体燃料引入到所述发动机来操作所述发动机,使得通过在所述发动机的汽缸中的至少一个中燃烧所述气体燃料来操作该汽缸;
(b)在操作期间,从所述发动机获取控制参数,所述控制参数指示在所述汽缸中的所述至少一个中使用所述气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c)对所述控制参数与它们各自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及
(d)在所获取的控制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和其目标值之间的差异大于预定差异的情况下,停止将所述气体燃料引入到所述汽缸,并且随后开始将所述液体燃料引入到所述汽缸,同时在所述发动机的其他汽缸中所述气体燃料的燃烧继续进行,
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燃料供给系统(30)设置有两个致动系统(34,35),主控制单元(35)和次控制单元(34),主控制单元(35)和次控制单元(34)被串联设置在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中,并且在执行步骤(a)期间,所述液体燃料供给系统的所述主控制单元(35)被设置成:将所述燃料供给系统保持在被主动地设定为与发动机的负载成比例的发动机当前情况的备用状态,并且将所述次控制单元(34)设定为保持所述液体燃料系统的操作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未经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442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