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的组件以及具有该组件的集装箱仓库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37825.4 | 申请日: | 2013-07-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0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 发明(设计)人: | F·科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工程咨询F·科氏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3/00 | 分类号: | B65G63/00;B66C19/00;B66C23/82;B66C1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邝圆晖,黄志兴 | 
| 地址: | 荷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架起 以及 至少 两台高 组件 | ||
1.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各个高架起重机包括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该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能够沿各自的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移动并设有用于拾起和起升集装箱(2)的机构,其中各个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适于完全容纳至少一个集装箱(2),并且其中所述高架起重机(21,22)的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分别在相对于地面的不同高度上延伸且彼此大致平行,并且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通过常规的根柱子(25)的方式支持在所述地面上,其中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中的一个运行在另一个上方,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连接于常规的纵向支撑(50),该纵向支撑(50)通过所述常规的根柱子(25)的方式支持在所述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所述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分别设置在行走于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各自的铁轨上的车轮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所述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为桁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第一高架起重机(21)的所述第一框架(31)大致低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轨道(23)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第二高架起重机(22)的所述第二框架(32)大致高于对应的所述第二轨道(24)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在所述第一框架(31)和第二框架(32)各自的至少一个侧向上设有越过所述第二轨道(24)延伸的展臂(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包括至少一个可旋转的或可倾斜的支撑(33)或者至少一个地板部分,该地板部分能够沿其纵向方向移动并设置为靠近所述第一框架(31)或第二框架(32)的底面,以在通过各自的第一高架起重机(21)或者第二高架起重机(22)将集装箱(2)起升且定位在所述第一框架(31)或第二框架(32)内侧之后支撑该集装箱(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包括水平支撑(38)和压力机构(35),该压力机构用于按压所述水平支撑(38)抵靠于已被起升并定位在所述框架内的集装箱(2)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用于拾起并起升集装箱(2)的所述机构包括吊箱架(14),该吊箱架能够在水平面上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第一高架起重机(21)设置为大致低于该第一高架起重机(21)的第一轨道(23)的高度,并且第二高架起重机(22)设置为大致高于该第二高架起重机(22)的第二轨道(24)的高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位于更高高度的第二高架起重机(22)中设置有构成为起升位于更低高度的第一高架起重机(21)的所述第一框架(31)的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其中,位于更低高度的第一高架起重机(21)中设置有构成为起升位于更高高度的第二高架起重机(22)的所述第二框架(32)的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组件(20),还包括相较于所述至少两台高架起重机(21,22)的大致平行的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而言,相对于地面位于更高高度的第三轨道(26),并且该第三轨道(26)与所述第一轨道(23)和第二轨道(24)形成大致直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工程咨询F·科氏公司,未经工程咨询F·科氏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782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