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扭转振动减振器、用于机动车驱动系减振的组件和方法及用于机动车驱动系的变换器和转矩传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5807.2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1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C·丁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14 | 分类号: | F16F15/14;F16F15/123;F16H45/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地址: | 德国黑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振动 减振器 用于 机动车 驱动 系减振 组件 方法 | ||
1.扭转振动减振器,用于带液力变矩器(20)的机动车的驱动系(1),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具有第一减振器(11)和与该第一减振器串联连接的第二减振器(12),其特征在于,
这两个减振器(11,12)被布置成基本上在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一共同平面中,其中,在所述两个串联连接的减振器(11,12)之间连接有减振器中间质量(110),并且在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上设置有离心力摆装置(14),
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用于使液力变矩器(20)的涡轮转子(210)附接在其上,
减振器输入件(100)构造为活塞板,用于在离合器闭合的情况下使驱动力矩从液力变矩器(20)的泵轮(200)传递到所述活塞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这两个减振器(11,12)被布置成基本上在一共同圆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在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运行力流中被布置在减振器输入件(100)之后且在减振器输出件(120)之前,以及
所述两个减振器(11,12)的储能元件(130;131,132)在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周向上(U)被设置为基本上在一共同半径(r)上,其中
在周向上(U),在所述减振器输入件(100)与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之间布置有第一储能元件(130,131)并且在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与所述减振器输出件(120)之间布置有第二储能元件(130,13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这样设计,使得在周向上(U)相比于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能提供给所述减振器输入件(100)的弹簧行程更大,其中
在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静止位置中,所述减振器输入件(100)相对于减振器中间质量(110)的弹簧行程商为约60/4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元件(130,131)在所述减振器输入件(100)与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之间构造为与所述第二储能元件(130,132)相比长的压力弹簧。
6.如前述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输入件(100)、减振器中间质量(110)和/或减振器输出件(120)在周向上(U)在一侧或双侧具有凸块或销,所述凸块或销嵌接在相关储能元件(130;131,132)的纵向端部区段中,和/或
相关减振器输入件(100)、相关减振器中间质量(110)和/或相关减振器输出件(120)、或者各所述凸块或各所述销被这样构造,使得至少所述储能元件(130;131,132)的相关纵向端部区段在扭转振动减振器(10)运行时相对于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保持架(112)中的导向部具有间距。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112)被设置在减振器中间质量(110)上,其中,减振器中间质量(110)构造为减振器中间法兰,
所述保持架(112)紧固在减振器中间法兰上、与所述减振器中间法兰在材料上一体地结合或与所述减振器中间法兰集成地构成。
8.如前述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的所述离心力摆装置(14)被接收在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10)内部的相对中心处,其中
所述离心力摆装置(14)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轴向外尺寸以内被接收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10)上/中。
9.如前述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扭转振动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中间质量(110)的所述离心力摆装置(14)被接收在所述扭转振动减振器(10)内部的相对中心处,其中
所述离心力摆装置(14)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10)的轴向方向上(A)基本上在所述储能元件(130;131,132)的轴向外尺寸以内被接收在该扭转振动减振器(10)上/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58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保险连板的链连接元件
- 下一篇:发动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