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平玻璃的棱边上产生倒棱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1347.6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4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L·马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赛克奥地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3/09 | 分类号: | C03B33/09;B23K26/00;B23K26/12;B23K26/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闫娜 |
地址: | 奥地利赛***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玻璃 边上 产生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在由玻璃材料制成的产品的侧面的棱边上产生倒棱的方法,所述产品尤其是平玻璃板,其中,所述倒棱通过激光射线的作用而产生,其特征在于,在激光射线射入玻璃的区域中设有介质,该介质具有与由玻璃材料制成的产品的玻璃的折射率至少接近的折射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也设置在激光射线从玻璃射出的区域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激光射线射入玻璃的区域中设有介质,该介质具有与所述玻璃材料的玻璃的折射率至少接近的折射率。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体、尤其是液体被用作所述介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或甘油被用作所述液体。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或者至少所述激光射线从该激光源射出的区域以及反射所述激光射线的反射器至少以反射区域都设置在所述介质内部。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源相对于玻璃的要产生至少一个倒棱的侧面的相对位置是能调节的。
8.按照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器相对于玻璃的要产生至少一个倒棱的侧面的相对位置是能调节的。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反射器使激光射线在从第一棱边射出之后朝着第二棱边的方向转向;并且从第二棱边射出的激光射线被第二反射器朝向第一反射器反射。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平面状反射面的或者具有凹形弯曲式反射面的反射器被用作所述反射器。
11.按照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倒棱而使用具有不同波长的激光射线。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形成裂缝而使用在绿光范围内的例如0.5μm的波长,并且为了断开裂缝而使用10.6μm的波长(例如CO2激光)。
13.按照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包围式冲洗要在其上产生倒棱的棱边。
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凹形弯曲式反射器时,激光源和反射器这样定位,使得激光射线的焦点处于玻璃中。
15.按照权利要求1至1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液体作为介质时,该介质无气泡地被使用。
16.按照权利要求1至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中,为了借助激光在由玻璃制成的裁切件中进行辐射而切开玻璃,在该玻璃中成束的激光射线对准到要切开的玻璃上并且玻璃以处于切割面区域中的侧面被切开从而形成至少两个裁切件,其特征在于,在切开玻璃之后,激光射线对准到所形成的裁切件的侧面的至少一个棱边上,以便从棱边上切除玻璃从而形成位于侧面上的倒棱。
1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至少一个与将玻璃切成裁切件的激光射线无关的激光射线的作用来产生所述至少一个倒棱。
18.按照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裁切件的一个侧面上,在该侧面的两个棱边的区域中产生倒棱。
19.一种用于实施按照权利要求16至18之一所述的方法的系统,该系统具有用于将玻璃(5)切成至少两个裁切件的激光源(6),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另外的激光装置(6),该激光装置的作用面相对于第一激光装置(6)的作用面成锐角,并且该激光装置的激光射线(1)对准到裁切件(5)的侧面(15)上的棱边(16)内部的区域上。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切开玻璃(5),设有激光源(6)、由能使光透过的材料制成的与要切开的玻璃的第一表面相接触的棱镜、以及反射系统,以便反射在多次全内反射之后在射出部位处通过另一棱镜从玻璃中射出的激光射线并且将该激光射线再次引导至玻璃中。
21.按照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产生倒棱(17)而为激光源(6)配设反射器(19),各反射器通过与激光源(6)同步地被驱动而能沿着裁切件(5)的侧面(15)被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赛克奥地利有限公司,未经李赛克奥地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134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及使用其的有机电子器件
- 下一篇:电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