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膝垫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9679.0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玉田辉雄;谷奈央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7/12 | 分类号: | F16F7/12;B60R19/18;B60R21/02;B60R21/045;B60R21/11;F16F7/00;B29C49/42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击 吸收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承受冲击的部位偏离所期望的位置也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体。本公开的一个形态的冲击吸收体(10)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承受冲击的前壁(3D)、与前壁(3D)相对的后壁(3A)、以及连接前壁(3D)和后壁(3A)的周缘的周围壁(3B、4、3C、5)而构成,在连接前壁(3D)和周围壁(4、5)的拐角部形成有薄壁部(31)。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冲击吸收体,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于膝垫构件(knee bolster)、减震器(bumper absorber)等的冲击吸收体。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中,在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接触可能性较高的内饰部件和位于与该内饰部件的车厢侧相反的一侧(背侧)的且构成车身(body)的一部分的各种板等的车身构成部件之间的设置空间内,设置有用于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体。利用该冲击吸收体,在碰撞事故时等乘员接触到内饰部件的时候能够缓和对乘员施加的冲击,能够谋求保护乘员。作为这种冲击吸收体,列举出例如膝垫构件(knee bolster)。
另外,近年来,也设计了一种在交通事故中能够减小对行人的腿部所赋予的负荷从而减轻对行人的损害值的缓冲器(bumper)结构,作为该缓冲器构造所采用的冲击吸收体,列举出例如减震器。减震器通常设置在保险杠面板(bumper fascia)和保险杠加强件(bumper reinforce)之间的设置空间内。
例如,作为在本发明之前申请的技术文献,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22286号公报)中对可膨胀的膝垫构件进行了公开。
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30936号公报)中对适合于车辆的车门、车顶、发动机罩等的冲击吸收体进行了公开。
另外,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13577号公报)中对配置在汽车的保险杠系统内的减震器进行了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2-522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3093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1357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所述冲击吸收体的多数是安装在设置空间内以便在车辆承受到冲击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冲击吸收体高效地吸收该冲击。
但是,根据冲击吸收体的安装状况、车辆的冲击状况,存在冲击吸收体中的承受冲击的部位偏离所期望的位置而无法高效地吸收冲击的情况。
由此,需要开发一种即使承受冲击的部位偏离所期望的位置也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体。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承受冲击的部位偏离所期望的位置也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的冲击吸收体。
本公开的一个形态的冲击吸收体的特征在于,其具有承受冲击的前壁、与所述前壁相对的后壁、将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周缘连接起来的周围壁、以及通过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的分型线,在连接所述前壁和所述周围壁的拐角部形成有薄壁部。
采用本公开的一个形态,即使承受冲击的部位偏离所期望的位置,也能够有效地吸收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本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体10作为膝垫构件106的冲击吸收体安装于汽车100的状态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洛株式会社,未经京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96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封框胶组合物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