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7510.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田阪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9/08 | 分类号: | B01D69/08;B01D7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梅高强;张丽颖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中空 纤维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将结晶性聚烯烃予以熔融纺丝后,进行拉伸而制成的聚烯烃制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由于化学稳定性、强度特性和柔软性等方面优异,因此,用于废水的处理,超纯水的制造和空气净化等的广泛领域。这种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具有如下工序:纺丝工序,该纺丝工序将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予以熔融纺丝而获得中空纤维的前躯体;拉伸工序,该拉伸工序将纺丝工序中获得的中空纤维的前躯体予以拉伸而进行多孔质化;以及亲水化工序,该亲水化工序对多孔质化后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前躯体的表面实施亲水化处理而做成多孔质中空纤维膜(例如专利文献1至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125408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62-29840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04-293532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10-028852
一般,在纺丝工序中,例如用一个绕线架同时卷绕从4个喷嘴纺出的4根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前躯体的束,在拉伸工序及亲水化工序中,例如将从6个绕线架送出的总计24根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前躯体的束作为一锭的束来进行处理。并且亲水化工序具有如下工序:做成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工序,该工序一边将多锭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前躯体予以平行输送,一边将其浸入亲水化剂的溶液或分散液的槽内而做成多孔质中空纤维膜;保温工序,该保温工序一边防止过量蒸发,一边使附着在膜表面上的过量的亲水化剂的溶液或分散液脱落;以及,使亲水化剂的溶液或分散液干燥的工序。
一般,亲水化工序中的、对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进行输送的辊,使用表面设有多个槽的辊,以防止相邻输送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之间互相接触。该槽向辊的周向延伸,将一根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一锭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束放入一个槽内,从而防止在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输送过程中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束向辊的轴向移动。
但是,在用这种辊对膜表面附着有过量亲水化剂的溶液或分散液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进行输送时,由于亲水化剂的溶液或分散液附着在槽的壁面上并固化,因此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该亲水化剂的固化物会损伤通过槽内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在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阶段,能可靠地防止损伤多孔质中空纤维膜。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装置是,使溶液或分散液附着在表面来制造多孔质中空纤维膜,该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制造装置的特点是,具有无槽辊和多个有槽辊,该无槽辊具有:旋转轴,该旋转轴的外表面未形成有槽,通过绕该旋转轴的轴旋转而输送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以及,突部,该突部分别设在该旋转轴的两端部,多个有槽辊配置成,与无槽辊一起形成对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进行输送的输送路径。
采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通过使用有槽辊,从而可调整所输送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在无槽辊上的输送位置。并且利用有槽辊,而将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在无槽辊上的位置作成离开突部规定距离的位置,由此所输送的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或多孔质中空纤维膜束在输送过程中就不会碰到突部。由此,即使附着在多孔质中空纤维膜表面上的溶液或分散液沿着旋转轴而附着在突部上、且在突部的表面产生固化,也可防止因固化的溶液或分散液而损伤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现象。
在该场合,较好的是,多个有槽辊相对于旋转轴成对地配置在输送路径的上游侧和下游侧。
在该场合,较好的是,成对的有槽辊分别配置在干燥机内,该干燥机用于使附着于多孔质中空纤维膜的溶液或分散液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丽阳株式会社,未经三菱丽阳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75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铸型内钢液液面水平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隧道环境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