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熔粘合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4600.5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21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斯蒂芬·特拉瑟;斯蒂芬·克雷姆瑟;比约恩·赫尔巴赫;马提亚斯·艾德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弗罗伊登贝格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27/06 | 分类号: | A41D27/06;C09J7/04;C09J175/04;D06M17/10;D06M15/564;D04H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8 | 代理人: | 肖善强 |
地址: | 德国魏***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 织物 | ||
1.热熔粘合织物,其具有纺织材料构成的基底层,所述基底层上涂有胶料结构,其中,所述胶料结构包括聚氨酯热熔胶组合物,所述聚氨酯热熔胶组合物含有以下物质反应产物形式的热塑性聚氨酯:
至少一种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异氰酸酯含量为5-65重量份,与至少一种多元醇(B),所述多元醇选自聚酯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和聚四氢呋喃多元醇的共聚物及其混合物,以及与
至少一种扩链剂(C),
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结构被设计成双层胶料结构,其包括直接平铺在织物上的底层,以及排列在所述底层上并且包含热塑性聚氨酯胶料的顶层,其中所述底层含有熔点大于190℃的聚氨酯作为粘合剂,并且/或者含有熔点小于190℃的热塑性聚氨酯
其特征在于,组分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多元醇B和扩链剂C以相应于0.7-1.0的NCO与OH的摩尔比的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与多元醇B+扩链剂C的数量比进行反应,并且作为扩链剂C的扩链剂是二价的脂族C1-8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粘合织物在纺织行业中用作粘合衬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官能多异氰酸酯是脂族、脂环族或者芳族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B)选自分子量为400g/mol-6000g/mol的聚酯多元醇、分子量为400g/mol-6000g/mol的聚醚多元醇、分子量为450g/mol-6000g/mol的聚己内酯多元醇、分子量为450g/mol-3000g/mol的聚碳酸酯多元醇、分子量为800g/mol-4000g/mol的聚己内酯多元醇和聚四氢呋喃多元醇的共聚物及其混合物。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包括异氰酸酯含量为5-65重量份的C4-18脂族、C6-20脂环族和/或者C6-20芳族二异氰酸酯。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1-4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选自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3-丁二醇、2,3-丁二醇及其异构体混合物、1,5-戊二醇及其异构体、环己烷二甲醇(CHDM)、1,6-己二醇及其异构体和上述混合物。
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组分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多元醇B和扩链剂C在有至少一种催化剂、至少一种抗水解剂和/或者至少一种抗老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组分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多元醇B和扩链剂C以相应于0.9-1.0的NCO与OH的摩尔比的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与多元醇B+扩链剂C的数量比进行反应。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组分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多元醇B和扩链剂C以相应于0.94-0.98的NCO与OH的摩尔比的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与多元醇B+扩链剂C的数量比进行反应。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组分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多元醇B和扩链剂C以相应于0.8-0.9的NCO与OH的摩尔比的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与多元醇B+扩链剂C的数量比进行反应。
11.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组分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多元醇B和扩链剂C以相应于0.85-0.89的NCO与OH的摩尔比的双官能多异氰酸酯A与多元醇B+扩链剂C的数量比进行反应。
12.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组合物的熔点范围在60℃-190℃之间。
1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熔粘合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热熔胶组合物的熔点范围在100℃-14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弗罗伊登贝格两合公司,未经卡尔·弗罗伊登贝格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460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蛋白质的治疗用途
- 下一篇:数字电视免节目搜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