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多个控制阀的发动机及其相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313.0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4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R.J.普里穆斯;P.G.尼斯特勒;L.M.亨利;J.R.米施勒;J.S.罗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M26/4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肖日松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控制 发动机 及其 相关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包括:
联接至进气歧管的至少一个供体气缸;其中所述进气歧管配置用于将进气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供体气缸,并且其中所述供体气缸配置用于燃烧所述进气与燃烧燃料的第一供应的混合物;
联接至所述进气歧管和排气歧管的至少一个非供体气缸;其中所述进气歧管进一步配置用于将所述进气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非供体气缸;其中所述非供体气缸配置用于燃烧所述进气与所述燃烧燃料的第二供应的混合物;并且其中所述排气歧管配置用于携载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供体气缸和所述至少一个非供体气缸的发动机排气排放;
排气再循环歧管,所述排气再循环歧管从所述至少一个供体气缸延伸至所述进气歧管,以用于使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供体气缸的供体气缸排气排放通过所述进气歧管再循环至所述至少一个供体气缸和非供体气缸;
后处理系统,所述后处理系统与所述排气歧管流体连通,并且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排气歧管的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排放;
至少一个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配置用于感测所述发动机的排气排放的温度;以及
配置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感测信号并且响应于所述感测信号来控制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发动机的部件中的至少一者的参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件的所述参数与所述发动机排气排放的所述温度相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件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联接至所述排气再循环歧管和所述排气歧管,并且配置用于控制所述供体气缸排气排放的第一部分在所述排气再循环歧管与所述排气歧管之间的流动,并且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打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联接至所述排气再循环歧管和所述进气歧管,并且配置用于控制所述供体气缸排气排放的第二部分在所述排气再循环歧管与所述进气歧管之间的流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彼此独立,并且其中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打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联接至所述进气歧管,并且配置用于控制进入所述进气歧管的所述进气与所述供体气缸排气排放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混合物的流动,并且其中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部件进一步包括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联接至所述进气歧管,并且配置用于控制进入所述进气歧管的所述进气的流动,并且其中所述参数进一步包括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三打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数包括所述发动机的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配置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参数,以用于优化进入所述进气歧管的所述进气与所述供体气缸排气排放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中所述发动机的功率输出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零功率输出和低功率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中所述燃烧燃料包括多种燃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中所述发动机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机车发动机和船用发动机。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中所述燃烧燃料的所述第一供应量减少至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个:零供应量和低供应量以增大所述非供体气缸中的燃料空气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3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