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通真空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22293.7 | 申请日: | 2013-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2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镐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气压系统有限公司;赵镐英 |
| 主分类号: | F04F5/20 | 分类号: | F04F5/20;F04F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通 真空泵 | ||
1. 一种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侧壁下部设置有排出端口(111)的圆筒形外罩(110);
引导装置(120),其具有自上部孔眼(124)延长至侧面的排出通道(121)及不与所述排出通道连通的纵向通路(122),当安装到所述外罩内部时排出通道的末端就与所述排出端口连通;
真空喷射器(130),其包含上端流入口(131)和下端排出口(132)及侧壁吸入口(133),当安装到外罩内部时,所述流入口就固定在外罩上端,所述排出口就插入所述孔眼(124)内;
夹具接头(140),其与所述外罩下端结合,内部设置有经由所述通路(122)并与吸入口(133)连通的排气通道(14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排出端口(111)安装有消音器(113),所述消音器(113)延长至引导装置(120)侧面的排出通道(121),从而防止所述引导装置(120)随意旋转。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经由所述夹具接头(140)的排气通道(141)流入通路(122)的排出空气能够顺畅地流动,所述引导装置(120)的下端面(123)被处理成倾斜状或圆弧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122)在引导装置(120)的外壁与外罩(110)的内壁之间形成非接触空间。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装置(120)包含外壁形成的平面或凹槽加工部;
当所述引导装置(120)的外壁与外罩(110)的内壁紧密贴合时,所述通路(122)是引导装置(120)的加工部与外罩(110)的圆形内壁之间形成的非接触空间。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140)包括:与外罩(110)下端构成一体或者固定的中空型卡扣(142);上端插入所述卡扣(142)内且能够上下滑动的管状控杆(143);按照同轴方式配置在所述控杆(143)的外部并对所述控杆(143)的上下滑动提供弹性支撑的弹性构件(144),
所述排气通道(141)相继贯通卡扣(142)和控杆(143)并与安装在控杆下端的所述夹具内部排气空间连通。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为了使机械臂能够与外罩(110)直接结合,在所述外罩(110)的外周设置有螺钉(114)。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140)具有贯通其一侧并与排气通道(141)连通的压缩空气用真空消除孔(146)。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140)包含贯通控杆(143)的一侧并与所述排气通道(141)连通的压缩空气用真空消除孔(146)。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杆(143)包含有位于其端部或者与之结合的捆束件(145),所述消除孔(146)位于捆束件(145)上。
11. 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消除孔(146)上设置有向压缩空气的供给压力开放的防逆阀(150,155)。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150)包括:尾部构件(151),其中央设置有供给孔(152),当插入所述消除孔(146)内时所述供给孔(152)就通过消除孔(146)与排气通道连通;单向阀(153),其位于所述供给孔(152)的出口侧,向压缩空气的供给压力开放。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单向阀(153)是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制成的板。
14.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直通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门(155)包括:尾部构件(151),其中央设置有供给孔(152),当插入所述消除孔(146)内时所述供给孔(152)就通过消除孔(146)与排气通道连通;球阀(156),其位于所述供给孔(152)的出口侧,向压缩空气的供给压力开放;弹簧(157),其沿着与所述空气压力相反的方向对球阀(156)提供弹性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气压系统有限公司;赵镐英,未经韩国气压系统有限公司;赵镐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2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