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折返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7638.X | 申请日: | 201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信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L27/00 | 分类号: | B61L27/00;B61L2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杨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折返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折返控制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使到达终点站的列车从到达站台的线路,在自动地切换完车头驾驶室之后移动到出发站台的线路上的自动折返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到达终点站的列车进行折返而再度运行的情况,需要将车头驾驶室进行前后切换。对于到达站台和出发站台设置在同一线路上的终点站,只要在其线路的停止位置上切换车头驾驶室即可,但是对于将到达以及出发站台设置在不同的线路上的终点站来说,通常需要将列车从到达站台的线路上暂时先引入中间线路上,在中间线路上完成了车头驾驶室的切换之后,再移动进入出发站台的线路上。
关于上述列车的折返驾驶,现有的方法是驾驶员或者作业员等上车的状态下通过手动将列车移动至中间线路,并通过钥匙的拔插操作等来切换车头驾驶室。
下述的专利文献1,虽然不是关于列车的折返驾驶的内容,但其公开了将位于停止位置的车辆自动地移动到车辆基地等规定地点的方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67224号公报(段落0010~0012)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位于终点站的列车的折返驾驶在驾驶员不上车的无人状态下进行的自动折返控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折返控制装置,使位于到达站台的线路上的列车退让到中间线路,对退让到所述中间线路上的列车进行车头驾驶室的前后切换,并使驾驶室切换后的列车朝向出发站台的线路前进,从而执行列车的折返控制,该自动折返控制装置,具备检测驾驶员的折返开始确认的装置,并响应所述折返开始确认的检测而执行所述折返控制。一种实施方式中,具备如下装置而构成:地面装置,其对位于到达站台的线路上的列车发送使该列车退让到中间线路上的退让指令信号,另外对位于所述中间线路上的列车,发送将车头驾驶室进行前后切换的驾驶室切换指令信号,同时发送将该列车朝向出发站台的线路前进的前进指令信号;车载装置,用于执行响应所述退让指令信号、所述驾驶室切换指令信号以及所述前进指令信号的规定的折返控制;以及,控制装置,其对驾驶员的折返开始确认进行检测,并对所述车载装置许可所述折返控制的执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有关列车的折返驾驶的一系列的控制均通过自动折返控制装置执行,因此能够使位于终点站的折返驾驶在驾驶员不上车的无人状态下进行。具体地,位于到达站台的线路上的列车接收来自地面装置的退让指令信号而从到达站台的线路退让到中间线路,在中间线路上接收驾驶室切换指令信号而对车头驾驶室进行切换之后,接收前进指令信号而从中间线路朝向出发站台的线路前进。这里,根据本发明,利用自动折返控制装置或者车载装置的折返控制的执行,是对已检测到驾驶员的折返开始确认的情况进行响应,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是通过已检测到折返开始确认的控制装置而许可的,因此能够确保驾驶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折返控制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概略图。
图2是同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折返控制装置的车载装置以及地面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自动折返控制的流程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2a~12c:列车
14:车头驾驶室
16:车载装置
162:输入输出部
164:通信部
166:理论部
22:到达站台的线路
24:中间线路
26:出发站台的线路
32a、32b:设置于到达站台上的地面发送接收器
34a、34b:设置于中间线路上的地面发送接收器
36a、36b:设置于出发站台上的地面发送接收器
42:地面装置
422:理论部
424:通信部
52:站台门
54:站台门控制单元
542:理论部
544:输入输出部
62:站台上设置按钮
64:车内设置的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折返控制装置的整体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信号株式会社;,未经日本信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76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自旋的飞机结构
- 下一篇:用于玻璃窗单元中开口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