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15367.4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石垣洋辅;笠井保宏;加藤刚;木村洋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B32B1/08;B32B25/10;F16L1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 软管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该加强软管具备:内管橡胶层(12);加强线层(13),其在所述内管橡胶层(12)上编织加强线而成;以及外皮橡胶层(20),其覆盖在该加强线层(13)上,
该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
准备工序,在该工序中,准备在所述内管橡胶层(12)上形成所述加强线层(13)而成的软管编织体(12C);以及
外皮橡胶形成工序,在该工序中,通过在所述软管编织体(12C)上挤出未硫化的橡胶材料而形成所述外皮橡胶层(20),
所述外皮橡胶形成工序是如下工序,即,
对所述软管编织体(12C)进行加热,以使得所述软管编织体(12C)的表面的温度Th大于或等于50℃,在所述软管编织体(12C)上覆盖橡胶材料的区域设定为相对与大气压而小于或等于0.8大气压的压力气氛,在该气氛下将所述未硫化的橡胶材料覆盖在所述软管编织体(12C)上而制造软管中间体(12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在大气压下对通过所述外皮橡胶形成工序制造出的所述软管中间体(12D)进行硫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如果将使所述橡胶材料覆盖至所述软管编织体(12C)上时的所述橡胶材料的温度设为Tr,则在所述软管编织体(12C)的表面温度Th比所述橡胶材料的温度Tr低的情况下,Th和Tr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对所述软管编织体(12C)进行加热的处理,是在向该软管编织体(12C)的外表面输送热风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加强线利用其粗细和锭数的积的值为40000~70000dtex·锭数的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加强线层(13)通过从所述内管橡胶层(12)侧按顺序依次层叠下线层(14)、中间橡胶层(16)以及上线层(18)而构成,下线层(14)以及上线层(18)使用20~24锭数的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加强线层(13)通过从所述内管橡胶层(12)侧按顺序依次层叠下线层(14)、中间橡胶层(16)以及上线层(18)而构成,
所述下线层(14)使用加强线,该加强线由每单位特克斯的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6.9g、且载荷为2.7g时的拉伸度为2.6±1.0%的聚酯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下线层(14)的加强线以相对于软管轴向的编织角为59±1°而进行编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软管,
所述内管橡胶层(12)的厚度为0.6±0.2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中间橡胶层(16)的厚度为0.1~0.3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对所述软管编织体(12C)进行加热的处理是向该软管编织体(12C)的外表面输送热风的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下线层(14)的加强线以相对于软管轴向的编织角为59±1°而进行编织。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内管橡胶层(12)的厚度为0.6±0.2mm。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中间橡胶层(16)的厚度为0.1~0.3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加强线利用其粗细和锭数的积的值为40000~70000dtex·锭数的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加强线层(13)通过从所述内管橡胶层(12)侧按顺序依次层叠下线层(14)、中间橡胶层(16)以及上线层(18)而构成,下线层(14)以及上线层(18)使用20~24锭数的线。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软管的制造方法,
所述加强线层(13)通过从所述内管橡胶层(12)侧按顺序依次层叠下线层(14)、中间橡胶层(16)以及上线层(18)而构成,
所述下线层(14)利用加强线而成,该加强线由每单位特克斯的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6.9g、且载荷为2.7g时的拉伸度为2.6±1.0%的聚酯线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丰田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53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