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上端的一面设有未粘结的把持部的封装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14517.X | 申请日: | 2013-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韦世万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世万 |
| 主分类号: | B65D41/14 | 分类号: | B65D41/14;B32B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端 一面 设有 粘结 把持 封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上端的一面设有未粘结的把持部的封装体及其制备方法,更详细地,涉及以容易地开封的方式在封装体的上端形成作为未与粘结面相粘结的面(Tap Line)的把持部,并能容易地从容器撕下封装体,由此,既能防止产生产品的不良,又能通过更容易的作业性来进行制备,并且,能够防止成品的弯曲(curling)的在上端的一面设有未粘结的把持部的封装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饮料或医药品等要求气密性的产品包装在容器中,并为了确保气密性而利用由合成树脂制备的塑料薄膜形状的封装体(以下,封装体)来密封容器的入口,这种封装体起到如下的作用,即,对包装饮料或药品等的塑料或玻璃瓶之类的由多种材质构成的容器的入口进行封装,从而防止液相或湿气多的物质或干燥的粉末等产品向容器的外部漏出,或者吸收外部的空气。
但是,由于容器的入口和封装体相粘结的部分被全面粘结,因而虽然能有效地进行密封,但当要取出内容物时,需剥离上述封装体,此时,由于在容器和封装体之间没有缝隙,因而难以进行剥离,有时为了弄出缝隙而需要使用手或剪刀之类的工具,因此,因与容器的入口相接触而引起卫生上的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在以往技术中提出了几种方案,作为一例,如图6a所示,提出了在封装体的边缘部形成把持部的结构,但是这种结构存在制备工序及费用上的问题和因把持部小而难以开放封装体的使用上的问题,作为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如图6b所示,提出了在封装体设置小的把手部来使用的结构。对于图6b所示的这种结构,本申请人申请并授权的韩国授权专利第10-0711073号中公开了“一种附着开封塞的容器封装体,在以便于开封的方式在封装体的上端面形成开封塞(Tap),并能够抓上述开封塞从容器容易地撕下封装体,其中,包括:表面层,位于上述容器的封装体的上端部,并由无热粘结性的材料形成;热粘结树脂层,在上述表面层以适当的厚度层叠薄的热塑性树脂而成;粘结层,由粘结在上述热粘结树脂层的下端的热塑性树脂或粘结剂构成;中间基材层,与上述粘结层相粘结,并由铝箔或塑料膜等构成;以及封装粘结层,与上述中间基材层的下端相粘结,由热粘结性可塑性树脂或粘接剂形成,并与容器相粘结。在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10-0040286号公开了“一种容器用封装材料,在食品容器用密封材料中,其中,以在同一区域(coextensive)包括a)塑料顶层、b)塑料/发泡剂粘结层、c)发泡层、d)发泡剂/箔粘结层、e)金属箔以及f)热密封层的层叠结构形成,上述塑料/发泡剂粘结剂将上述发泡剂在上述塑料顶层中与这些层对置的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粘结,上述发泡剂/箔粘结层以通过在发明的详细说明中说明的180°剥离试验(peel test)来测定的至少为8N/12.5mm的结合力,将上述发泡剂粘结于上述箔中与这些箔对置的面的实际整个区域,当利用在此所说明的密度测定方法进行测量时,测定密度在0.6至0.95gml-1范围内”。
但是,根据上述方法的封装体因其制备工序复杂而仍然存在制备费用高,且因作业不方便而发生不良的可能性高的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善,为了顺应于此,本申请人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96147号公开了“一种在上端的一面设有未粘结的把持部的封装体,为了便于开封,在封装体的上端形成未与粘结面相粘结的把持部,并能通过抓住上述把持部来从容器容易地撕下封装体,其中,上述封装体包括:表面层,位于上述容器的封装体的上端部,并由无热粘结性的材料形成;顶层,在上述表面层层叠适当的厚度的塑料膜而成;中间层,由铝箔层、塑料膜或聚烯烃发泡剂层叠而成;封装粘结层,粘结于上述中间层的下端,由热粘结性可塑性树脂或粘接剂形成,并与容器相粘结,在由塑料膜构成的上述顶层的下端面和在铝箔层由塑料膜或聚烯烃发泡剂层叠而成的中间层的上端面的铝箔层形成把持部”。
但是,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的封装体存在如下的问题,即,因位于中间层的发泡剂而当与容器进行封装时需提高频率,并且容易发生封装不良,进而在封装体的成品中发生弯曲现象,而导致影响封装作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0711073号
专利文献2:韩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10-0040286号
专利文献:3:韩国授权专利第10-1196147号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世万;,未经韦世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45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41-00 帽,例如顶盖、隆起密封件,即具有与颈部或确定倾注口的壁或出料口的外圆周接合部分的元件;用于封口件的保护性帽状盖,例如金属箔或纸的装饰性盖
B65D41-01 . 特别适用于容纳多种号码的
B65D41-02 . 没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32 . 带有刻痕线、撕裂条带、签条或类似的开启或拆开装置,例如便于形成倾注口的帽或帽状盖
B65D41-62 . 用于封口件的辅助保护性帽状外盖
B65D41-34 ..有螺纹的或类似的帽或帽状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