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皮肤治疗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3537.5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2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A·布拉特切尼亚;R·维哈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B18/20;A61N1/32;A61M5/30;A61N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荷兰艾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肤 治疗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上皮组织治疗,具体地皮肤治疗。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局部制剂向皮肤内的输送的改进,诱导皮肤年轻化的改进和/或皮肤愈合的改进。
背景技术
哺乳动物的上皮组织,特别是表皮组织,在哺乳动物身体和外部世界之间形成屏障。看起来健康和年轻的皮肤被普遍追求并且由于医疗和美容目的,对皮肤护理和/或皮肤年轻化领域的改进具有持续不断的需求。目前提供的系统和方法解决了这些需求。
人的皮肤组织包括真皮层和表皮层,其中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治疗上皮组织的适宜技术可能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的局部制剂的敷用,并且,对于特定的治疗,应穿过角质层和/或下部上皮层的外敷制剂被使用。
从US2002/0062101已知一种提供进入皮肤内部并穿过角质层的增强的局部制剂输送的方式,其公开了一种使用脉冲瞬变输送化合物通过上皮细胞层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化合物施涂到例如患者的角质层,然后诱导脉冲瞬变以创建上皮组织渗透性的瞬变增加,从而促进化合物穿过上皮细胞层的输送。脉冲瞬变可以通过将靶材暴露于脉冲激光束并烧蚀或快速加热靶材而产生。
这种已知方法严格依赖于靶材和其中将诱发脉冲瞬变的介质之间的机械耦合。因此,通过上皮细胞层输送的化合物的量既不是准确已知的,也不是可靠的和/或可控的。此外,靶材的烧蚀不可避免地产生可能污染装置和/或被治疗对象的碎片。
DE10144102A1公开了一种向皮肤内高压经皮注射药物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包括在操作过程中容纳药物的、在其远端具有小开口的锥形流体室。该装置进一步包括在其端部具有聚焦透镜的光波导。光波导发出的激光借助于透镜聚焦在流体室内的焦点中。焦点中的能量密度高于激光诱导的光学击穿的临界值,这在存在于室内的药物中产生压力波,从而迫使药物经由在锥形流体室的远端中的小开口离开该锥形流体室,从而将药物渗透到皮肤内。
US2011/0230826A1和WO2011/115422A2均公开了一种用于将药物输送进入皮肤内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容纳有压力产生液体的压力室和容纳有药物溶液、在其远端包括微型喷嘴口的锥形药物微型室。压力室和药物微型室相互分离并由弹性膜密封。该装置还包括激光装置和用于将激光束聚焦到压力室内的压力产生液体中的焦点的物镜。在操作中,聚焦的激光束引起密封的压力室内的气泡生长和体积膨胀,这使弹性膜变形,使得瞬时压力经由膜被施加至药物微型室内的药物溶液,以允许药物溶液经由微型喷嘴口以发射的液体微射流的形式被注入皮肤内。
US2011/0257584公开了一种将物质激光注射入皮肤组织内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在第一步骤中,借助于激光能量在皮肤的表面中烧蚀一个或多个微孔。在第二步骤中,容纳物质容器被放置在设有微孔的皮肤表面上,其中物质接触皮肤表面。通过将激光能量施加至存在于容器内的物质,将物质从该容器经由先前施加的微孔嵌入皮肤内,由此容器内的压力增加迫使至少一些物质进入微孔中。
JP 2006 325700A公开了一种药物引入装置,其中被引入生物组织内的药物溶液利用表面张力和毛细管作用被保持和紧固在探针和相邻的生物组织之间。激光束的超短脉冲借助会聚透镜被聚焦在被保持在探针内的药物溶液的表面上。由于药物溶液的蒸腾和等离子体形成,激光束脉冲产生超短冲击波脉冲,该超短冲击波脉冲经由药物溶液被辐射到生物组织,并且将药物溶液输送和引入至生物组织的活细胞中。
WO00/71038A1公开一种能在流体环境中产生脉冲微射流并包括锥形微流室的脉冲微流体装置,其中锥形微流体室在其远端具有直径足以产生期望尺寸和性能的微射流的小开口。压力产生装置位于微流体室内,足以增加微流体室内的压力至产生微射流。任何方便的压力产生装置均可在微流体室内出现,诸如泵装置,或基于光学击穿、光学吸收、电子击穿、焦耳加热和声学气泡形成的气泡产生装置。
因此,局部制剂向皮肤内的输送的改进是特别期望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35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变蓄能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效组合式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