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09725.0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广田功一;山田真人;锦边健;高柳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F15/14 | 分类号: | E05F15/14;B60J5/04;B60J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开闭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门开闭装置那样,已知有具有驱动源而使车辆的开闭体进行开闭动作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上述的控制装置检测设置于门的把手的操作速度,并基于该操作速度来决定门的动作速度。
即,在门把手的操作速度与使用者所希望的门的动作速度之间存在关联。因此,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用者对门把手的直觉的操作输入,能够容易地切换开闭体的动作速度,由此,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161898号公报
然而,多数情况下,在门把手那样的操作部件中,由于随时间变化而使以相同的操作速度对操作部件进行操作所需的操作力变化,因此存在操作部件的操作速度未必反映使用者的意图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如门等那样,构成为通过锁定机构将其动作位置限制在全闭位置(或者全开位置)的开闭体而言,为了解除锁定机构,在对操作部件操作时要求有较强的操作力。因此,难以有目的地调整操作部件的操作速度。此外,用于检测操作部件的操作速度的结构成为提高制造成本的重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使用者所希望的适当的速度使开闭体动作的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其具备:驱动部,其构成为驱动车辆的开闭体;操作输入部,该操作输入部被操作,以使上述开闭体开闭;操作输入检测部,其检测对上述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控制部,其基于上述操作输入的检测来控制上述驱动部;以及测量部,其测量上述操作输入的持续时间。上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以从上述开闭体的动作速度被设定为分别不同的速度的多个驱动模式中选择出的驱动模式来控制上述驱动部,并且构成为在上述持续时间超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将上述驱动模式切换成相比超过该规定时间前的驱动模式上述动作速度快的高速动作模式。
多数使用者存在容易根据过去的经验等直感地接受“在对操作输入部的操作输入的持续时间与开闭体的动作速度之间存在关联”的倾向。而且,操作输入的持续时间的测量具有很难受到操作输入部的形式、构造、或者随时间变化的影响这一优点。因此,根据上述结构,通过直觉的操作,能够以使用者所希望的适当的速度使开闭体进行开闭动作。其结果,能够提高操作性以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门控制装置的概要构成图。
图2是表示门开闭控制的方式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速度可变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基于对门把手的操作输入的持续的模式转移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速度可变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基于滑动门的动作停止的模式转移判定以及驱动模式的切换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5是与滑动门的全闭位置以及全开位置分别对应而设定的减速区域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速度可变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基于突入到减速区域的模式转移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动作速度可变控制的作用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动作速度可变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尤其是表示基于对门把手的操作输入的中断的模式转移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动作速度可变控制的作用说明图。
图10是具备了按压式的开关以及接触式的开关的门把手的概要构成图。
图11是能够通过两个方向的各操作输入而被操作的门把手的概要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作为开闭体的滑动门1构成为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移动,以便能够使设置于车辆的车身侧面的开口部(省略图示)开闭。具体而言,该滑动门1通过向车辆前方侧(图1中为左侧)移动而成为使车身的开口部关闭的闭状态,通过向车辆后方侧(图1中为右侧)移动而成为能够经由该开口部上下车的开状态。在构成滑动门1的外表面(外观面)的外板2设置有为了使上述滑动门1开闭而被操作的作为把手装置的门把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精机株式会社,未经爱信精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97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开闭体控制装置
- 下一篇:可移除的隐藏式铰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