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泛昔洛韦和塞来考昔的药物组合在制备治疗易感或患有功能性躯体综合征的受试者的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8344.0 | 申请日: | 2013-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4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16 |
| 发明(设计)人: | W·L·普莱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医学概念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1/415 | 分类号: | A61K31/4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文平 |
| 地址: | 美国亚***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泛昔洛韦 塞来考昔 药物 组合 制备 治疗 患有 功能 躯体 综合征 受试者 中的 用途 | ||
1.一种治疗易患或患有纤维肌痛的受试者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的抗病毒成分和COX-2抑制剂成分的组合,其中抗病毒成分的施用量为约250mg至约2000mg的总日剂量,其中COX-2抑制剂成分的施用量为约15mg至约800mg的总日剂量,和其中施用该组合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不良反应。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病毒成分以约250mg至约1000mg的总日剂量施用。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病毒成分以约500mg至约2000mg的总日剂量施用。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病毒成分以约400mg至约1600mg的总日剂量施用。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COX-2抑制剂成分以约200mg至约800mg的总日剂量施用。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COX-2抑制剂成分以约15mg至约30mg的总日剂量施用。
7.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COX-2抑制剂成分以约100mg至约150mg的总日剂量施用。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抗病毒成分以约500mg的日剂量施用,且其中所述COX-2抑制剂成分以约400mg的日剂量施用。
9.包含治疗有效量的泛昔洛韦和治疗有效量的塞来考昔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125mg至约1000mg,其中塞来考昔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100mg至约800mg。
10.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125mg至约500mg。
11.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500mg至约1000mg。
12.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选自约125mg、约250mg、约500mg和约1000mg。
13.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250mg或约500mg。
14.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塞来考昔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100mg至约400mg。
15.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塞来考昔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400mg至约800mg。
16.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塞来考昔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选自约100mg、约200mg、约400mg和约800mg。
17.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塞来考昔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200mg或约400mg。
18.权利要求9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250mg或约500mg,且其中塞来考昔在单位剂量形式中的存在量为约200mg或约400mg。
19.一种治疗易患或患有一种或多种功能性躯体综合征病症的受试者的方法,所述功能性躯体综合征病症包括∶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慢性疼痛、慢性头痛、慢性颈痛、慢性背痛、慢性抑郁、慢性临床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脑雾、认知障碍和慢性间质性膀胱炎,所述方法包括向受试者施用治疗有效的泛昔洛韦和塞来考昔的组合,其中泛昔洛韦的施用量为约250mg至约1000mg的总日剂量,其中塞来考昔的施用量为约200mg至约800mg的总日剂量,并且其中施用该组合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不良反应。
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病症选自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慢性抑郁、慢性临床焦虑症和慢性间质性膀胱炎。
21.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病症是纤维肌痛。
22.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病症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23.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病症是肠易激综合征。
24.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病症是受试者中同时共存的纤维肌痛、慢性疲劳综合征和肠易激综合征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医学概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创新医学概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3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