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低车顶构体的铁道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7154.7 | 申请日: | 2013-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平岛利行;林清一;永原齐;津村洋祐;村岸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B61D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 |
地址: | 日本兵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车顶 铁道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低车顶构体的铁道车辆。
背景技术
铁道车辆通常具备构成车身的上表面的车顶构体。在这里,由于建筑极限的制约、外观设计方面的原因,已知与车顶构体的外表面相比向车内侧凹入而变低从而可以搭载空调设备等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将比车顶构体的其他部位低的结构部分称为低车顶构体。专利文献1记载的低车顶构体是,将载置空调设备的平坦部和为了在其宽度方向两侧上与侧构体接合而竖立的竖立部分别由铝合金制的挤压构件形成,将平坦部和竖立部通过焊接或摩擦搅拌接合进行接合而构成。借助于此,专利文献1能够在防止因结合部导致的强度下降和噪声的产生的同时容易地进行安装作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1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低车顶构体自身很少受到较大的载荷等,因此从谋求铁道车辆整体的轻量化的观点考虑,也同样理想的是使低车顶构体形成为薄板结构。然而,专利文献1的低车顶构体使用截面相同的型材,并且整体的厚度较大,因此存在阻碍轻量化的问题。又,车顶构体暴露在风雨中,因此在使用载置有空调机等的低车顶构体时需要实施防水处理等。然而,专利文献1的低车顶构体没有提出任何关于防水处理的内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谋求低车顶构体及铁道车辆整体的轻量化,又具备具有防水结构的低车顶构体的铁道车辆。
解决问题的手段:
在车顶上部可设置空调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铁道车辆具备:具有开口部的车顶构体;设置于所述开口部上,并具有剖视时凹入的凹部、或俯视时开设有通过孔的载置部,且能够在所述凹部、或所述载置部上的所述通过孔的周缘部上载置所述空调设备的低车顶主体;和构成车顶的一部分,并从所述低车顶主体连续形成且与所述车顶构体接合的低车顶主体周缘部;所述低车顶主体及所述低车顶主体周缘部由塑料制成。在这里,塑料包括各种复合材料,例如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碳纤维增强塑料)和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的纤维增强塑料。根据所述结构,通过由塑料构成低车顶主体及其周缘部,以此可以谋求低车顶构体及铁道车辆全体的轻量化。又,由塑料形成所述低车顶主体及其周缘部,因此即使该低车顶主体例如为复杂的三维形状,也容易应对该状况。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备谋求低车顶构体及铁道车辆全体的轻量化,又具有防水结构的低车顶构体的铁道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形态的低车顶构体的立体图;
图2是从A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低车顶构体的侧视图;
图3是将图1所示的低车顶构体在包含B-B线的面上剖切并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C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F部的放大图;
图6中的(a)~(c)是图3的D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3的E部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低车顶构体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低车顶构体的防水结构的变形例。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形态;
1-1.整体结构的概要;
1-2.低车顶主体的结构;
1-3.低车顶主体与车顶构体的安装结构;
1-4.低车顶构体的防水结构;
1-5.低车顶主体的安装方法;
2.低车顶主体的变形例;
3.低车顶构体的防水结构的变形例;
4.其他变形例;
5.各结构的效果。
[1.实施形态]
[1-1.整体结构的概要]
图1是示出具备根据本实施形态的低车顶构体2的铁道车辆构体的图。铁道车辆构体是具备两个侧构体100、构成下表面的底架(未图示)、设置于车辆长度方向端部的两个端部构体200和包含构成上表面的低车顶构体2的车顶构体1而构成。如图1所示,铁道车辆的车顶构体1的上表面形成为使突出部分朝向上方的圆弧状。在车顶构体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上形成有可设置作为低车顶构体2的主体部分的低车顶主体20的矩形状的第一开口10。此外,如图3所示,在低车顶主体20的上部通过橡胶制的密封构件25安装有可装卸的圆弧状的盖23,从而构成车顶构体1的一部分。
[1-2.低车顶主体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7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