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片、太阳能电池用背板以及太阳能电池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5883.9 | 申请日: | 201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智夫;荒井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00;B32B27/32;H01L31/0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太阳能电池 背板 以及 组件 | ||
1.一种多层片,其是第1树脂层与第2树脂层夹着粘接树脂层层叠而成的,
所述第1树脂层由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基于JIS K7210所规定的A法测定的230℃、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25g/10分钟,
所述第2树脂层由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形成,所述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组合物基于JIS K7210所规定的A法测定的230℃、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25g/10分钟,
所述粘接树脂层由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形成,所述共轭二烯系聚合物、共轭二烯系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基于JISK7210所规定的A法测定的230℃、2.16kg载荷下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1~50g/1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树脂层是由碳数为4~8的共轭二烯的均聚物、碳数为4~8的共轭二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或它们的氢化物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树脂层是由碳数为4~8的共轭二烯与芳香族乙烯基系化合物的共聚物或其氢化物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形成第2树脂层的聚偏二氟乙烯系树脂组合物中,相对于由聚偏二氟乙烯:50~99质量%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1~50质量%组成的树脂成分100质量份,含有1~40质量份白色无机颜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树脂层的厚度为50~500μm,所述第2树脂层的厚度及所述粘接树脂层的厚度为5~5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形成第1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含有碳数为2~20的烯烃类烃的均聚物或碳数为2~20的烯烃类烃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作为树脂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树脂成分含有70质量%以上源自碳数为2~20的烯烃类烃的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形成第1树脂层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中配混有阻燃剂和/或耐候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在130~260℃的温度范围内通过熔融共挤出成型进行制膜而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分别制膜的第1树脂层、粘接树脂层与第2树脂层依次层叠并在130~260℃的温度条件下加压粘接而形成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其特征在于,还在至少一个面上层叠有第3树脂层,所述第3树脂层含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作为树脂成分。
12.一种太阳能电池用背板,其使用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层片。
1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使用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8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