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5846.8 | 申请日: | 2013-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3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坂典晃;船川义正;重见将人;大久保英和;金村笃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B21B3/00;C21D9/46;C22C38/14;C22C38/60;C23C2/02;C23C2/06;C23C2/2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金龙河;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素体相 高强度热轧钢板 平均结晶粒径 弯曲加工性 晶粒 平均粒径 加工性 面积率 碳化物 拉伸 制造 | ||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兼具优良的强度和加工性(特别是弯曲加工性)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解决该课题,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特定的组成构成,具有铁素体相的面积率为95%以上、该铁素体相的平均结晶粒径为8μm以下、该铁素体相晶粒内的碳化物的平均粒径小于10nm的组织,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汽车用构件的用途中有用的、兼具拉伸强度(TS)为980MPa以上的高强度和优良的加工性(特别是弯曲加工性)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为了限制CO2的排放量,在整个汽车业界都以改善汽车燃料效率为志向。为了改善汽车的燃料效率,最有效的是通过使用构件的薄壁化而使汽车轻量化,因此,近年来作为汽车构件用原材的高强度热轧钢板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以钢板作为原材的汽车构件大多通过冲压加工等而成形,因此对于汽车构件用钢板,在高强度的基础上,还要求具有优良的弯曲性(弯曲加工性)。
但是,一般而言,钢铁材料的延展性随高强度化而下降,加工性变差,因此拉伸强度提高至980MPa以上的钢板在成形加工为所希望的部件形状时,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故障。例如,对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钢板实施冲压加工时,弯曲加工部的裂纹、缩颈等的产生变得显著,因此难以进行部件的成形。
基于上述原因,从将高强度钢板应用于汽车部件等的方面考虑,希望开发出兼具所希望的强度和优良的弯曲加工性的高强度钢板,迄今为止已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钢板组成设定为以质量%计含有C:0.05~0.20%、Nb:0.1~1.0%、并且固溶C量为0.03%以下的技术。而且,根据专利文献1提出的技术,通过在含有Nb和C的成分体系中限制固溶C量,形成了基体为软质的铁素体相并且在该基体中分散有作为硬质第二相的NbC的钢板组织,能够得到具有优良的弯曲加工性的耐磨损钢板。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如下技术:将钢板组成设定为以质量%计含有C:0.02~0.2%、Si:0.01~1.0%、Mn:0.1~2.0%、P:0.2%以下、sol.Al:0.001~0.5%、Ti:0.1%以下、Nb:0.1%以下、V:0.5%以下、Mo:0.5%以下且Ti+Nb:0.1%以下的组成,将钢板组织设定为铁素体主相组织,此外还规定了距钢板表面的深度为板厚的1/4的铁素体的平均结晶粒径和该平均结晶粒径在700℃下的增加速度。而且,根据专利文献2提出的技术,能够得到加工性优良的钢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2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899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提出的技术是通过分散NbC而实质性地对钢板进行强化的技术,通过利用NbC的该技术难以得到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钢板。这是因为,通过分散析出物而得到的粒子分散强化量随着碳化物体积百分率的增大而上升,但是由于NbC在钢中的溶度积小且原子密度大,因此无法增大碳化物体积百分率。
另外,专利文献2提出的技术中,在钢中添加了Ti、V作为析出强化元素,但由于形成碳化物的Ti和V的含量少或者未进行适当的添加,因此钢板的拉伸强度仍然达不到980MPa。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难以得到拉伸强度为98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板。此外,无法在维持这样的钢板强度的同时赋予优良的弯曲加工性。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980MPa以上的拉伸强度、并且弯曲加工性也优良的高强度热轧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8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换热器
- 下一篇:鉴定双胞胎类型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