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力机械变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5197.1 | 申请日: | 2013-07-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68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 发明(设计)人: | M.V.纳盖特塞夫;M.M.纳盖特塞夫;A.I.塔拉托金;S.A.卡里托渃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47/08 | 分类号: | F16H47/08;F16H3/6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胡斌 |
| 地址: | 俄罗斯*** | 国省代码: | 俄罗斯;RU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变速装置 | ||
一种液力机械变速装置,包括变速器壳,输入件,输出件,液压动力扭矩转换器和行星变速器,变速器包括3个行星齿轮组、2个控制离合器和3个控制制动器。第1、2和3齿轮组各包括太阳轮、轮架和齿圈;输入件与第2齿轮组太阳轮和液压动力转换器输出部件连接。输出件与第3齿轮组轮架和第1齿轮组齿圈1相连。制动器将第3齿轮组太阳轮与变速器壳连接。制动器将相连的第1齿轮组轮架和第2齿轮组齿圈与变速器壳连接。制动器将第1齿轮组太阳轮与变速器壳连接。离合器将第1齿轮组太阳轮与相连的第2齿轮组轮架和第3齿轮组齿圈连接。离合器将相连的第2齿轮组轮架和第3齿轮组齿圈与第2齿轮组太阳轮、输入件13和转换器输出部件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机械制造工程领域,且涉及一种自动变速装置,所述自动变速装置包括应用在在运行车辆的自动传动系中的有级式的行星变速器且由电子系统和液压系统来进行操控。
背景技术
运行车辆的传动系或变速装置常常用来转换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以适应道路行驶条件的变化,从而确保车辆的运动,如向前行驶与倒车的要求。自动传动系包括有液压动力扭矩转换器(即液力变矩器),其作用是利用工作流体的动能将扭矩从发动机的曲轴传递到变速器的输入端。一般来说,接下来就是由行星变速器或变速装置来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变速装置还包括控制部件,如摩擦部件或带有齿的部件,它们按功能又可被分为两类:制动器和离合器。离合器将行星齿轮组的部件彼此耦合或联接在一起,而制动器则是将行星齿轮组的部件和变速器壳(或齿轮箱壳)耦合或联接在一起。
如已知的德国一种液压机械变速装置(专利号No.DE10162883,2003.07.10公布)包括有液压动力扭矩转换器,3个行星齿轮组和5组控制部件(2个制动器和3个离合器),其中,在每个档位上若同时接合两个控制部件,就可得到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该变速装置的缺点是存在有三个摩擦离合器,这使得液压操纵系统的设计变得极为复杂,并在变速装置中产生了不必要的附加轴向力,而要防止这些附加轴向力又会使结构变得更加复杂。此外,在该变速装置中,第3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与变速器壳实施固定的刚性连接,但为了保证太阳轮的定位或自我调整,必然要在结构中增加附加的部件,这又使结构变得复杂化了。
然而,通过对自动变速装置发展的分析表明,研究者们会采用各种办法来试图减少从发动机向驱动车轮传递功率时造成的损失。在应用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作为控制部件的变速装置或变速器中,影响功率损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处于分离状态或脱开接合状态下的摩擦部件的数量,这些部件的数量越少,则变速装置的效率就越高。
众所周知,为在具有三个自由度的行星变速器中得到可靠的刚性动力连接,必须接入两个控制部件。这样必然将减少在变速装置中的损失,因为在同等数量的摩擦控制部件的条件下,例如在两档和三档变速装置中,对于后者,处于脱开接合状态下的控制部件较少。在这种连接中,采用具有三个自由度的动力结构将更为合理。
在德国的变速装置(专利号No.DE10162883,2003.07.10公布)中因行星齿轮组中的5个摩擦控制部件成对地接合能得到6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液力机械变速装置,该液压机械变速装置通过采用不同的部件配置方式来实现减少功率损失的目的,其中,在具有三个行星齿轮组的变速装置中增加档位数,并在减少摩擦离合器的数量和同等数量的前进档情况下减少了交联环节,从而使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得到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有限公司,未经卡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1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