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粒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2776.0 | 申请日: | 2013-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7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龙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0B11/00 | 分类号: | B30B11/00;B30B11/16;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粒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原料进行加压固化而形成坯块(ブリケット)的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公知有一种造粒装置,包括:螺旋送料机;料位计,其载置于该螺旋送料机的原料投入口;一对坯块辊,其与螺旋送料机的排出口连接设置,并在旋转表面形成彼此相对的凹槽。此外,在该造粒装置中,当投入到螺旋送料机内的原料的量低于料位计的料位时,从原料投入装置向螺旋送料机内投入原料,由此,对螺旋送料机内的原料施加预定的加压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922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造粒装置中,虽然在螺旋送料机的原料投入口设有料位计,但是由于仅当原料的供给量低于料位计的料位时才投入原料,因此无法进行原料的供给量不低于料位计的料位那样的控制,因此,存在原料的供给量的变动变大这样的问题。并且,将原料投入装置的停止条件不设为达到料位计的料位的情况,即使在自低于料位计的料位时开始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的情况下也产生同样的问题。并且,在原料投入装置的供给能力低于造粒装置的生产能力的情况下,由于在供给量较少的状态下持续进行运转,因此也存在导致坯块的密度降低这样的问题。这样,从确保坯块的品质的观点考虑,以往的造粒装置存在改进的余地。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技术的缺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坯块的品质的造粒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造粒系统,其对原料进行加压固化而形成坯块,其特征在于,该造粒系统包括:原料供给装置,其包括普通供给模式和多量供给模式,并利用这些供给模式中的任一者供给原料,在该普通供给模式中,每单位时间供给预先设定的普通量的混炼后的原料;在该多量供给模式中,每单位时间供给比上述普通量多的混炼后的原料;造粒装置,其具有用于接受由该原料供给装置供给的混炼后的原料的原料接受部,用于对该容纳的原料进行加压固化而形成坯块;第一料位传感器,其设于该造粒装置的原料接受部的上部的第一位置,用于对供给至上述原料接受部的原料是否达到第一位置进行检测;第二料位传感器,其设于造粒装置的原料接受部的比第一位置靠下方侧的第二位置,用于对供给至原料接受部的原料是否达到第二位置进行检测;以及控制装置,其在第一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未达到第一位置且第二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达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原料供给装置的普通供给模式的控制工作和使造粒装置工作的控制工作,在第二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未达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原料供给装置的多量供给模式的控制工作和使造粒装置的工作停止的控制工作中的至少一者。
在如此构成的本发明中,在第一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未达到第一位置且第二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达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控制装置执行原料供给装置的普通供给模式的控制工作和使造粒装置工作的控制工作,在第二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未达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执行原料供给装置的多量供给模式的控制工作和使造粒装置的工作停止的控制工作中的至少一者。其结果,采用本发明,在原料的储存上表面处于预定的高度位置的范围内的情况下进行普通处理,在原料的储存上表面低于预定的高度位置的情况下控制为原料的供给量多于原料的消耗量,因此抑制由原料的供给不足所引起的坯块的品质降低。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造粒装置包括普通形成模式和高速形成模式,并利用这些形成模式中的任一者形成坯块,在该普通形成模式中,以预先设定的普通速度形成坯块,在该高速形成模式中,以比普通速度高的速度形成坯块,在第一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未达到第一位置且第二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达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执行使原料供给装置在普通供给模式下工作的控制工作和使造粒装置在普通形成模式下工作的控制工作,在第一料位传感器检测到原料达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控制装置执行使原料供给装置停止工作的控制工作和使造粒装置在高速形成模式下工作的控制工作中的至少一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2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印机的新型防护遮盖盒
- 下一篇:用于印刷机的刮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