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型臭氧生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0830.8 | 申请日: | 2013-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58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 发明(设计)人: | 片山信英;鸟谷部真法;寺岛裕二;木本齐;吉田久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1B13/11 | 分类号: | C01B13/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武晨燕;张颖玲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生成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管型臭氧生成装置,其包括管状臭氧生成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臭氧生成单元具有:圆筒状外侧电极管、和隔着放电间隙布置在所述外侧电极管的内侧的内侧电极管,
所述内侧电极管具有:圆筒状介电体管、和与所述介电体管的内周面紧密接触的圆筒状电极,
所述电极以可被取下的状态插在所述介电体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型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由具有弹性的板状导体形成且靠其自身的弹力在所述介电体管的内部扩张,由此而与该介电体管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型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经自该电极开始延伸的端子引线与外部电源电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型臭氧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电极管进一步具有插在所述介电体管中的端子棒,
沿半径方向延伸的所述导体的一端与所述端子棒接合,
所述电极经所述端子棒与外部电源电气连接。
5.一种制造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型臭氧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将所述导体卷成筒状的准备工序,
将已卷成筒状的所述导体插入所述介电体管中的插入工序,以及
在所述介电体管的内部不对所述导体施加外力地使所述导体扩张的扩张工序。
6.一种制造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型臭氧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使所述导体的端部与所述端子棒接合的接合工序,
将所述导体缠绕在所述端子棒上的缠绕工序,
将已缠绕上所述导体的所述端子棒插入所述介电体管中的插入工序,以及
在所述介电体管的内部不对所述导体施加外力地使所述导体扩张的扩张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精密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08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