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0006.2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0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谦一;山本宪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利倍库斯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B7/00;G01D5/20;G01K7/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定装置,更为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能够测定位移以及温度二者、并且在难以接近线圈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的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将被检测物的位置的变化作为连续振荡动作的周期的变化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器,具备:感应部,由以重合部的面积对应被检测物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配置的线圈以及导电体(或者是代替导电体的磁性体)构成;电阻,与线圈串联连接;电容器,通过线圈以及电阻的串联电路进行充放电;反转输出的比较器,将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作为输入,并且当输出为高水平时对电容器充电,当输出为低水平时使电容器放电,该位置检测器的特征为:对线圈的电阻值、电阻的电阻值、电容器的电容、比较器的阀值进行设定,使得对于线圈的电阻值、电阻的电阻值、电容器的电容、比较器的阀值中的至少一个值的变化,周期的变化在假定温度下成为极小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金属物体能够接近的检测线圈;计测检测线圈的阻抗的正交值以及同相值的计测单元;基于距离和温度和正交值的函数、距离和温度和同相值的函数、实测的同相值以及正交值求出距离以及温度中的一者或者二者的换算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898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46997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涉及的位置检测器中存在的问题是,感应部的环境温度越远离假定温度,温度对位移的测定结果越有影响。另外,不具备测定温度自身的功能。
上述专利文献2涉及的测定装置中,虽然能够测定距离以及温度二者,但是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计测检测线圈的阻抗的正交值以及同相值,例如在检测线圈嵌入汽车发动机中这样的情况下,难以适用(难以接近检测线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测定位移以及温度二者并且在难以接近线圈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的测定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第1观点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感应部(10),由以重合部的面积对应被检测物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配置的线圈(1)以及导电体(2)构成,或者由以重合部的面积对应被检测物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方式配置的线圈(1)以及磁性体(2)构成;电容器(3)以及电阻(4),构成串联电路,所述串联电路包括所述线圈(1);电压施加单元(5),将输入电压Vi施加于所述串联电路;电压检测单元(5),检测出所述电容器(3)或者所述电阻(4)的两端电压Vo;相位检测单元(5),检测出所述两端电压Vo的相位;大小检测单元(5),检测出所述两端电压Vo的大小;特征数据(51),将所述相位和所述大小和所述感应部(10)的环境温度和所述重合部的面积变化相关联;运算单元(5),实测所述两端电压Vo,以检测出的所述相位和所述大小为参数,基于所述特征数据(51)计算出所述感应部(10)的环境温度和所述重合部的面积变化。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感应部(10)的环境温度、重合部的面积变化、电容器(3)或者电阻(4)的两端电压Vo的相位、大小之间存在独特的关系(一意的な関係)。换言之,发现了由电容器(3)或者电阻(4)的两端电压Vo的相位和大小能够判断感应部(10)的环境温度和重合部的面积变化。
即,通过根据上述第1观点的测定装置,由于实测电容器(3)或者电阻(4)的两端电压Vo的相位和大小的两个参数,因此能够测定例如气缸(シリンダ一)的冲程S(=重合部的面积变化)以及温度T这二者。另外,在难以接近线圈(1)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
并且,在上述构成中,所谓相位是指,例如两端电压Vo相对于输入电压Vi的相位。
另外,所谓大小是指例如峰值A(最大值)或实效值。
在第2观点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定装置,其为根据第1观点所述的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数据(51)为,将所述感应部(10)的环境温度和所述重合部的面积变化作为参数,测定所述两端电压Vo的相位和大小,基于得到的测定结果而制作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利倍库斯,未经株式会社利倍库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0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