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96115.4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52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超 |
主分类号: | B60G3/02 | 分类号: | B60G3/02;B60G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6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独立 悬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都与底盘结构中的悬挂系统息息相关,现在轿车大都采用独立悬挂系统,根据其结构形式的不同,独立悬挂系统主要分为:麦弗逊式悬挂、双叉臂悬挂和多连杆悬挂。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在行车舒适性上的表现令人满意,并可有效扩大车内乘坐空间,但由于其构造为直筒式,对左右方向的冲击缺乏阻挡力,因此,车轮外倾角变化规律不理想。双叉臂悬挂和多连杆悬挂虽然横向刚度大,但是其横向占用空间较大,不易布置在空间紧凑的小型及中型轿车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独立悬挂系统的车轮外倾角变化规律不理想以及横向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其抗侧倾性能显著,具有较好的横向刚度且横向占用空间小,满足了生产的需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包括:减震弹簧4、转向节2、下叉臂1、连接球头、上叉臂3;所述上叉臂3呈V字形结构,所述V字形结构的顶端与转向节2的一端通过球头连接,V字形结构的另外两端自由,所述上叉臂3的转动中心线9与横向车轴线(即车身宽度方向)平行,且与纵向车轴线10(即车身长度方向)形成角度,上叉臂3绕转动中心线在车身长度方向上下摆动;所述转向节2的另一端与下叉臂1通过球头连接,所述下叉臂1的另外两端自由;所述减震弹簧4的一端安装在上叉臂3上。
其中:所述上叉臂3和下叉臂4分别由单个叉臂或两根连杆组成。
其中:所述下叉臂1由单个叉臂组成,所述叉臂为A字形叉臂。
其中:所述上叉臂3由两根连杆即上叉臂连杆I7和上叉臂连杆II8组成,所述上叉臂连杆I7和上叉臂连杆II8分别与转向节2的一端通过球头连接。
所述下叉臂1由两根连杆即下叉臂连杆I5和下叉臂连杆II6组成,所述下叉臂连杆I5和下叉臂连杆II6分别与转向节2的一端通过球头连接。
其中:所述减震弹簧4的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靠近连接球头的上叉臂3上。
其中,所述上叉臂3的转动中心线9与纵向车轴线10形成角度为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其采用上下双控制臂结构,横向刚度大、抗侧倾性能优异、可调参数多,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外倾角变化规律;同时由于上叉臂采用纵置结构,横向空间占用小,从而方便在较小尺寸的汽车内放下较大的发动机等动力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附图标识:1-下叉臂,2-转向节,3-上叉臂,4-减震弹簧,5-下叉臂连杆I,6-下叉臂连杆II,7-上叉臂连杆I,8-上叉臂连杆II,9-转动中心线,10-纵向车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独立悬挂系统,包括:减震弹簧4、转向节2、下叉臂1、连接球头、上叉臂3;所述上叉臂3呈V字形结构,所述V字形结构的顶端与转向节2的一端通过球头连接,V字形结构的自由端与车架铰接,所述上叉臂3的转动中心线9与横向车轴线平行,且与纵向车轴线10形成角度,上叉臂3绕转动中心线在车身长度方向上下摆动;所述转向节2的另一端与下叉臂1通过球头连接,所述下叉臂1的自由端与车架铰接;所述减震弹簧4的一端通过销钉安装在靠近连接球头的上叉臂3上,另一端与车身连接;所述上叉臂3的转动中心线9与纵向车轴线10形成角度为90°;所述上叉臂3和下叉臂1均由单个叉臂组成,所述下叉臂1为A字形叉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超,未经李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961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梁平衡悬架
- 下一篇:无关联塔差压热耦合提纯氯硅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