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9310.6 | 申请日: | 2013-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2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康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544 | 分类号: | H01L23/544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屈蘅;李时云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半导体芯片在制造完成之后通常需要对其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例如采用WAT(Wafer Acceptance Test,晶圆可接受测试)以及CP(Chip Probe,探针测试)等对生产完成的半导体芯片进行测试。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半导体芯片进行深入测试时,却发现半导体芯片的SRAM区低压测试时性能未能合格,经常检测到半导体芯片PMOS的其中一项电压Vt出现了大约0.7V的偏差。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结构为NMOS(N型金属氧化硅半导体)或者PMOS(P型金属氧化硅半导体)结构,包括设有源极和漏极的有源区(AA)10,在所述有源区10上形成有栅极20和通孔连线30,其中,所述栅极20连接一栅极测试盘G,所述源极通过所述通孔连线30连接一源极测试盘S,所述漏极通过所述通孔连线30连接一漏极测试盘D,在进行测试时,只需对栅极测试盘G、源极测试盘S以及漏极测试盘D施加相应的电流或电压,并测试出相应的电流或电压即可。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仅仅检测单独的NMOS或者单独的PMOS,无法检测出有效的检测出导致Vt电压异常的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结构,能够全面的监测NMOS和PMOS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测试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PMOS和NMOS,所述PMOS和NMOS紧靠成对排列,所述PMOS和NMOS均设有源极、漏极、栅极和有源区。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多个通孔连线,所述通孔连线分别与所述栅极、源极和漏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MOS和NMOS公用一个栅极。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一个栅极测试盘,所述栅极测试盘与所述栅极通过通孔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两个源极测试盘,所述源极测试盘分别与PMOS的源极、NMOS的源极通过通孔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两个漏极测试盘,所述漏极测试盘分别与PMOS的漏极、NMOS的漏极通过通孔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MOS和NMOS分别单独设有一个栅极,所述栅极为梳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两个栅极测试盘,所述栅极测试盘与PMOS的栅极、NMOS的栅极通过通孔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两个源极测试盘,所述源极测试盘与PMOS的源极、NMOS的源极通过通孔连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结构还包括两个漏极测试盘,所述漏极测试盘与PMOS的漏极、NMOS的漏极通过通孔连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测试结构包括紧贴成对排列的NMOS和PMOS,通过对NMOS和PMOS的检测,能够检测出NMOS和PMOS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全面的监测NMOS和PMOS的性能,有效的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测试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测试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清楚,不描述实际实施例的全部特征。在下列描述中,不详细描述公知的功能和结构,因为它们会使本实用新型由于不必要的细节而混乱。应当认为在任何实际实施例的开发中,必须做出大量实施细节以实现开发者的特定目标,例如按照有关系统或有关商业的限制,由一个实施例改变为另一个实施例。另外,应当认为这种开发工作可能是复杂和耗费时间的,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仅仅是常规工作。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93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光弱溶剂相纸涂层配方
- 下一篇:LED芯片挑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