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75564.0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1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夏园园;唐永科;曹君;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71020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天然气 前端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包括内胆和外胆,以及在内外胆两端之间的前端支撑装置和后端支撑装置,起到连接和导热的作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装置由阀座5、支撑小管6、支撑中管7和支撑颈管连接盖8组成,支撑中管和支撑小管的管壁厚度均匀,支撑小管6一端与阀座5连接,支撑小管6套设在支撑中管7中,支撑中管7的一端与支撑小管6的一端通过焊接方式与支撑颈管连接盖8连接。由于支撑中管的内壁与支撑小管的外壁直接接触,该结构的管壁横截面积大,热气流直接经由支撑中管管壁流经支撑小管管壁后传递到支撑装置内部,该种结构的热阻较小,从而使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漏热较大,导致静态蒸发率大,而静态蒸发率是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一个重要的使用参数,低温绝热气瓶的技术含量往往体现在该指标上,是设计结构、真空绝热技术的综合反映。
此外,如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阀座5上开设有多条通孔,具体有进液孔5a、出液孔5b、放空孔5c以及综合孔5d,进液孔、出液孔和放空孔分别与阀座轴线平行并且与支撑管内腔连通,而该综合孔5d同时集成主安全阀孔、副安全阀孔和压力表孔功能,该综合孔5d与放空孔连通并且将主、副安全阀孔集成在一起,使用时,各类管体集中从该孔中通过,不但安装不便而且容易造成阀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漏热的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该种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结构,包括:阀座、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阀座与第一支撑管的一端部焊接,还包括:中间支撑管,该中间支撑管设置在第一支撑管与第二支撑管之间,使得第一支撑管与第二支撑管具有一定间距。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管由环氧玻璃钢制成,且该中间支撑管的壁厚分别大于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壁厚。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管分别与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端部铆接。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管的外壁上开设有抽真空通孔。
更优选地,所述阀座上开设有进液孔、出液孔、放空孔、主安全阀-压力表孔和副安全阀孔,进液孔、出液孔、放空孔分别与阀座的轴线平行并且与支撑管内腔连通,该主安全阀-压力表孔与进液孔连通,副安全阀孔与放空孔连通,主安全阀-压力表孔和副安全阀孔分别与阀座的轴线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取消了支撑颈管连接盖,两根不锈钢制成的支撑管不直接接触,中间设置了中间支撑管,该中间支撑管材料为环氧玻璃钢,其特性为热阻大,导热率低,且分别用4个铆钉与两根支撑管铆接连接,防止其轴向窜动和周向转动,将不锈钢连接用玻璃钢阻隔开,能够有效降低前端支撑的热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阀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阀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3所示,该种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前端支撑结构,包括:阀座1、第一支撑管2、中间支撑管3和第二支撑管4,而取消了支撑颈管连接盖。阀座1与第一支撑管2的一端部焊接,第一支撑管2的另一端部与该中间支撑管3的一端连接,中间支撑管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管4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撑管4的另一端与气瓶内胆前封头焊接。中间支撑管设置在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4之间,使得第一支撑管2不与第二支撑管4直接接触,即第一支撑管2与第二支撑管4具有一定间距。该中间支撑管3分别与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4的端部铆接,铆钉数量为3~6个,优选为4个。此外中间支撑管3由型号为D3848的环氧玻璃钢制成,为导热率低且刚性强的材料。为了进一步降低热传递,该中间支撑管3的壁厚均大于第一支撑管2和第二支撑管4的壁厚。且在中间支撑管3的外壁上开设有抽真空通孔3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未经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755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机壳体孔加工专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工件固定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