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硅烷气体充装效率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35564.8 | 申请日: | 2013-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8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伟;徐建胜;郑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0 | 分类号: | F17C5/00;F17C13/00;F17C1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硅烷 气体 效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提高硅烷气体充装效率的系统。
背景技术
硅烷分子式为SiH4。主要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电子产品、军事工业、节能玻璃以及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目前全世界对硅烷需求在年50000 吨以上,国内大约3000吨,在中宁硅业硅烷特气销售之前,国内95%的硅烷基本依赖进口。
原来硅烷充装需把原有残气回收,这个过程时间很长,回收结束后在对钢瓶抽真空,由于钢瓶内还有硅烷,抽真空时需加氮气稀释,同时会产生硅粉污染空气,操作上存在安全隐患。硅烷压缩过程中压力只有上升的过程而达不到维持压力不变。真空结束进硅烷稀释,回收,再才能充装,整个置换过程耗时八小时以上,同时会消耗较多的硅烷用于置换,阀门之间切换非常频繁,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误操作。
目前,国内硅烷充装处于初级阶段,尚无标准可借鉴,原有充装技术都处于低产量的状态下,目前随着硅烷使用越来越广,对充装无论是速度还是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考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硅烷气体充装效率,提高充装质量,降低充装成本的设备及工艺方法。
提高硅烷气体充装效率的系统包括硅烷充装入口缓冲罐、硅烷压缩机、粗过滤器、精过滤器、多个钢瓶、多个多接头充装面板、出口缓冲罐、多接头分析面板,
硅烷充装入口缓冲罐、硅烷压缩机、粗过滤器、精过滤器、多个多接头充装面板、出口缓冲罐顺次相连,多接头充装面板经阀门与钢瓶相连,钢瓶经阀门与多接头分析面板相连。
所述的多个多接头充装面板以并联连接方式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设备上利用压缩机压缩,抬高硅烷气体压力,经过两道过滤来保证硅烷里颗粒物的合格。利用GC分析来确保硅烷纯度的合格。
本实用新型在工艺上做到对每个瓶进行检验,充装过程中简化了过程,大大减少了整个充装时间,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充装安全性。最大程度回收了可利用的硅烷。
附图说明
图1:提高硅烷气体充装效率的系统图;
图2:原有硅烷充装系统图;
图中,硅烷充装入口缓冲罐1、硅烷压缩机2、粗过滤器3、精过滤器4、钢瓶5、多接头充装面板6、出口缓冲罐7、多接头分析面板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分析方法充装之前对每个钢瓶进行分析,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1) 把钢瓶5连接到多接头充装面板6上;
2) 利用高压氮气检测钢瓶5的气密性;
3) 抽真空5分钟;
4) 多接头充装面板6通氦气并再次抽真空5分钟;
5) 硅烷经硅烷充装入口缓冲罐1、硅烷压缩机2、粗过滤器3、精过滤器4、多接头充装面板6进入钢瓶5并进行检测,精过滤器4彻底过滤硅粉等杂质,提高硅烷质量;
6) 检测好后,用硅烷对多接头充装面板6置换三次;利用火炬系统吸收置换的硅烷,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也提高的安全性;
7) 打开钢瓶阀进行硅烷充装。
图2为传统的分析方法硅烷充装系统图。
本实用新型方法的优势:
钢瓶无需经过返料,抽真空,进氦气,抽真空,硅烷置换这整个过程,对原先在以上几个步奏浪费掉的硅烷得到控制,对充装1吨最少能节约硅烷20公斤。
把多接口分析面板和多接口充装面板合二为一,它能同时接上多个钢瓶,同时置换,单个分析,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对多个钢瓶作出准确分析,得出精确数据。分析结束后不需拆卸与重新接瓶,直接进行充装。
利用在线分析仪器可以在短时间得出待充的钢瓶里硅烷分析数据,减少了多个钢瓶之间的更换和面板置换时间,同时大大降低过程中所可能产生的危险性。
增加一道精过滤器,彻底过滤硅粉等杂质,提高产品质量。
增加高压氮系统,利用高压氮,检测钢瓶的气密,充分确保安全。
利用了利用氦气进行第一道置换,降低置换成本。
利用火炬系统吸收置换的硅烷,减少大气污染的同时也提高的安全性。
对每个钢瓶做到充前检测,不会盲目性。
以上操作前后时间需要时间8小时以上,新系统使用除去分析时间还能节省6小时,在效率上能大大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宁硅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355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