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838.X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霍橡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橡楠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G09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手 协调 运动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器乐演奏教学、音乐治疗、物理康复的医疗训练器械,尤其是一种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
背景技术
双手的协调运动是器乐演奏所需要的最基本能力。“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几乎在所有的器乐演奏中(各种键盘乐器、打击乐、弦乐器、管乐器等),多数时间,双手都在同时演奏不同的节奏。双手同时运动,对于所有正常人来说,都不会有困难,但左右手同时演奏不同的节奏,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胜任,双手同时演奏不同的复杂节奏,即使对于专门从事乐器表演的多数人来说,都会出现困难。比如,在同一时间的同一拍内,左手击打平分的两个半拍,右手击打三连音(一拍平分为三份),即,左手在把一拍平分为两半击打两下的同时,右手要平分为三份击打三下。这样,左右手2比3的不对称节奏是很难平分准确的。类似复杂的左右手组合节奏还有很多。
因此,随着乐器表演教学程度的深入,双手协调运动的问题日趋凸显,成为常见的器乐教学难题。我们可以经常看到,老师多次示范,学生依然不能完成的情况下,老师总会站在学生的身后,握起学生的双手,“手把手”带着学生练习。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学习方式,也是老师的教学法宝。而音乐表演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获得。但珍贵的“手把手”练习机会非常有限,是老师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这种方式离开老师就无法进行,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音乐治疗及物理康复领域,已有各种类似的上肢、下肢被动运动训练器,用于治疗脑瘫、中风、高血压、偏瘫等造成的肢体运动障碍。通过正确的被动运动模式促使肢体肌肉运动,刺激肢体运动神经,提高运动神经的活性,使被动运动变为主动运动,最终可以达到恢复肢体自然运动机能的目的。但已有的肢体被动训练器,在取得一定的治疗、康复效果的同时,还存在不少缺陷。
首先,现有的可用于双手(臂)被动运动的机器,多数是在固定地点安装使用,不能移动。有些是和轮椅结合在一起,即使可以移动,但体积过大、显得笨重。
其次,现有的用于双手(臂)被动运动训练的机器,在设计原理上,基本上都没有充分利用手臂运动的支点。这些装置都是存在人体之外的另外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像一个人站在对面握着患者的手或手臂,迫使患者手臂进行伸屈运动。其实,人手的运动,都是以前臂为支点,前臂的运动以大臂为支点,大臂的运动以肩部为支点,而肩部又是躯体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躯体和肩部是手臂运动的主要支点。那么,手臂某一部位运动障碍的康复,应该着眼于恢复整体的内在传动机制,疏通完整的传动链条。
最后,现有的用于双手(臂)被动运动训练的机器,使用方式和训练过程都显得比较单调和枯燥。这些机器本身的设计不具有“音乐性”。设计原理都是驱动轮带动抓握的手柄运动,双手(臂)只是等速交替伸屈的机械运动,可以调整运动的速度,但没有节奏的变化,更没有内置的同步音乐。音乐对内在运动神经冲动的激发和推动作用是早已被科学证明过的不争事实,这一原理已成功用于音乐治疗领域,但在现有的被动运动训练器上还没有得到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该训练器体积轻巧、可随身使用,并可选择内置节奏模型、播放内置同步音乐,有效解决双手不同节奏组合练习的难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包括驱动固定框架、驱动机械装置、中央控制系统、内置节奏模型、内置同步音乐及外置扬声器/耳机;所述驱动固定框架附着安放于人体背部,所述驱动机械装置包括直流减速电机、联动装置,在驱动固定框架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直流减速电机,所述联动装置一端与直流减速电机相接,另一端与人体手腕相连;所述直流减速电机、内置节奏模型、内置同步音乐分别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连接外置扬声器/耳机。
驱动固定框架附着安放于人体背部,经过肩部连接手臂,充分运用躯体和肩部的支点作用,遵循了手臂运动的自然传动规律,使被动运动更接近于主动和人性化,也使得装置随身使用,不受场地限制;内置节奏模型、内置同步音乐及外置扬声器/耳机,可选择不同的运动节奏、可播放内置同步音乐并跟随音乐节奏运动,用音乐来刺激肢体运动神经,提高运动神经的活性,使训练更有效;直流减速电机的设置,可通过改变电机运动方向,促使驱动机械装置迫使手臂进行屈伸运动;中央控制系统,用于监控直流减速电机工作的持续时间、运动方向、速度、节奏,并控制运动节奏模型、音乐曲目的储存和选择以及扬声器或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橡楠,未经霍橡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