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2838.X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霍橡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橡楠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G09B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黄培智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手 协调 运动 训练器 | ||
1.一种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固定框架、驱动机械装置、中央控制系统、内置节奏模型、内置同步音乐及外置扬声器/耳机;所述驱动固定框架附着安放于人体背部,所述驱动机械装置包括直流减速电机、联动装置,在驱动固定框架内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所述直流减速电机,所述联动装置一端与直流减速电机相接,另一端与人体手腕相连;所述直流减速电机、内置节奏模型、内置同步音乐分别与中央控制系统连接,中央控制系统连接外置扬声器/耳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包括铰带、相互铰接的前固定杆及后固定杆,所述铰带一端与所述直流减速电机相连,另一端延伸至驱动固定框架外,并经人体肩膀固定于人体手腕上,在所述铰带与人体肩膀接触处设置有带凹槽的铰带垫,铰带垫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固定框架上;所述前固定杆的转动端旋转连接在手腕处,后固定杆的转动端旋转连接在驱动固定框架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杆及后固定杆中部分别设有滑动槽,在滑动槽内设有销轴,前固定杆与后固定杆铰接销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用于收卷铰带的传动拨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铰带内侧设有与传动拨轮配合的齿条,沿铰带收卷方向,铰带在经过传动拨轮后的位置上设有铰带收卷引导槽,所述铰带经传动拨轮进入铰带收卷引导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与传动拨轮啮合处的铰带外侧设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包括基座、电磁铁、旋转轴、设有U型槽的连接铁件、轮轴及用于紧压铰带的反压滑轮,反压滑轮设置在轮轴上并置于U型槽内,轮轴两端固定于U型槽上,连接铁件通过旋转轴与基座连接;在旋转轴两侧各设有电磁铁,电磁铁固定于基座上,以人体站立自脚部向头部的方向,在旋转轴上方的电磁铁具有倾斜接触面,倾斜面朝向旋转轴并与基座成钝角,在旋转轴下方的电磁铁具有垂直接触面,垂直接触面朝向旋转轴并与基座成直角,所述反压滑轮及连接铁件围绕旋转轴在电磁铁的倾斜接触面与电磁铁的垂直接触面之间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直流减速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第一同步带轮,所述联动装置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二同步带轮及齿轮、驱动杆,所述第二同步轮及齿轮设置在所述驱动固定框架顶部,所述驱动杆一端固定于人体手腕处,另一端设有齿条且与所述齿轮啮合,在驱动杆与人体肩膀接触处设置有带凹槽的驱动杆垫,驱动杆垫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固定框架上;在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一同步带轮之间设有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与第一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联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手协调运动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上设有带反压滑轮的滑轮座,所述驱动杆夹持在齿轮与反压滑轮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橡楠,未经霍橡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283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