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尺寸炭/炭薄板液相浸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1708.4 | 申请日: | 2013-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铎;杨海春;啜艳明;陶国雷;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2 | 分类号: | B29C70/4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素静;齐兰君 |
地址: | 074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尺寸 薄板 浸渍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大尺寸炭/炭薄板液相浸渍工装。
背景技术
在炭/炭复合材料的工业生产中,树脂或沥青液相压力浸渍工序是一个需要反复操作的工艺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多次的进、出真空压力浸渍罐。由于炭/炭薄板在液相浸渍前密度较低,硬度低,尺寸大,厚度只有几毫米,因而容易变形,多块炭/炭薄板容易粘连,不能叠在一起同时操作,必须使用工装。
目前,炭/炭薄板在液相压力浸渍工序生产过程中,一般将薄板在工装平板上放置,再进入浸渍罐操作,完成浸渍固化后再取出。既要保证炭/炭薄板生产效率,又要保证不变形,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产品尺寸较大,出装炉操作较困难。二、由于产品在浸渍固化前密度较低,硬度小,厚度小,在工装平板上不易固定,容易造成产品损伤。三、两块工装叠放操作时工装固定不牢易滑动,造成对薄板的损伤,且不便同时操作,不能充分利用浸渍罐空间,浪费浸渍剂。现有工装提高了炭/炭薄板的生产成本,增大操作难度,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保护产品、提高生产效率的大尺寸炭/炭薄板液相浸渍工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尺寸炭/炭薄板液相浸渍工装,包括工装平板和设置于工装平板四周的护沿,所述工装平板上均匀设置有通孔,所述护沿上均匀设有连接孔和浸渍槽,所述连接孔贯穿护沿和工装平板。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个数为2-50个。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长条形或圆形,所述通孔设置两排或多排,每排3-10个。
进一步的,所述护沿高度为2mm-5mm,宽度为20-30mm。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平板和护沿为铝合金一体成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为内螺纹。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护沿的吊装孔,所述吊装孔绕工装平板的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工装平板四周设置护沿,可避免炭/炭薄板从工装上滑动,有效保护薄板不受损伤;每层工装均设置有连接孔,可使用螺丝对多层工装进行连接固定,实现多层工装同时操作,并充分利用浸渍罐空间和浸渍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省空间,有效节约生产成本,保护产品,提高浸渍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工装平板,2、护沿,3、通孔,4、连接孔,5、浸渍槽,6、吊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包括工装平板1和设置于工装平板1四周的护沿2,所述工装平板1上均匀设置有通孔3,所述护沿2上均匀设有连接孔4和浸渍槽5,所述连接孔4贯穿护沿2和工装平板1。
所述通孔3为长条形,所述通孔3设置两排,每排5个。
所述护沿2高度为3mm,宽度为30mm。
所述工装平板1和护沿2为铝合金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连接孔4为内螺纹。
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护沿2的吊装孔6,所述吊装孔6绕工装平板1的中心对称设置。
铝合金质量轻,加工方便,不易沾浸渍液。在使用过程中,炭/炭薄板放置在工装平板和护沿组成的凹槽内,在连接孔处利用螺丝采用螺纹连接可将叠加的一层或多层工装固定,移动时吊起最顶层工装的吊装孔,实现多层工装的同时移动。将载有薄板的工装置于浸渍罐,树脂由浸渍孔进入护沿和工装平板组成的凹槽,对炭/炭薄板进行浸渍,多余的树脂由通孔流向下层。浸渍完成后,吊起固定在一起的多层工装,即可完整取出多层炭/炭薄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保定顺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17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榨油机的榨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利用3D打印机平台构建的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