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20404.6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4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新涛;马娜;董猛;于少杰;石方;王浩;贺红娟;孙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10 | 分类号: | B62D3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张培勋 |
地址: | 712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宽体 卸车 侧置式 驾驶室 减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常采用一些弹性元件,如空气弹簧等装置来改善驾驶室的平顺性。
由非公路矿用工程车辆的工作环境可知,当单以弹簧作为驾驶室缓冲措施的主要部件时,弹簧只能承受垂直载荷,必须加装导向装置,并且弹簧本身没有阻尼减振作用。另外,弹簧的刚度恒定不变,对复杂的工况条件中,难以改善驾驶室的整体平顺性;橡胶块等元件对低频振动的阻尼作用明显,但它减震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橡胶材料的本身,故它的阻尼作用有限;弹簧与橡胶块配合使用时,减震装置具备缓冲与吸振的作用,其减震效果要好于弹簧或橡胶块单独工作,但在实际应用中,对弹簧刚度与橡胶材料的阻尼参数难以合理匹配。因此,这种减震途径,亦不能满足变工况的减震要求;而采用空气弹簧减震系统,整个系统对控制气路中的各类零部件精度要求高,而且对压缩空气的纯度非常高。工程车辆的工作环境中含尘量高,难以长期保证压缩空气的质量,将会导致整个减震系统失效。总之,减震系统常选用的主要减震部件的结构简单且适应性好,但阻尼减震效果不好。选用阻尼减震效果好的减震部件,但对工作环境的要求高。
因此,对非公路工程车辆驾驶室减震系统的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整个系统在变工况的环境中,也能很好的实现其阻尼减震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减震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弹簧减震器、两个减震器和上下限位机构;其中,所述两个弹簧减震器上端与驾驶室骨架相连,下端与驾驶室支架相连,呈“八”字型对称分布在驾驶室骨架两侧;所述两个减震器上端与驾驶室骨架相连,下端与驾驶室支架相连,呈“V”字型对称分布在驾驶室骨架与驾驶室支架之间;所述上下限位块机构设置于驾驶室骨架与驾驶室支架之间。
所述上下限位机构包括由上限位支架、上限位块、下限位支架和下限位块;其中,上限位支架下端与驾驶室支架相连,上端悬空伸入驾驶室骨架内侧;上限位块与上限位支架对应的设置在驾驶室骨架上;下限位支架与驾驶室支架相连,下限位块连接在下限位支架上。
所述弹簧减震器轴线与竖直方向倾斜的夹角≤15°;
所述减震器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15°。
所述弹簧减震器上端通过弹簧减震器上支座焊接在驾驶室骨架上,下端通过弹簧减震器下支座焊接在驾驶室支架上;所述减震器上端通过减震器上支座焊接在驾驶室骨架上的支座中,下端通过减震器下支座焊接在驾驶室支架上的支座中;所述上限位支架下端通过螺栓与驾驶室支架连接,所述上限位块通过螺栓安装在驾驶室骨架上,所述下限位支架焊接在驾驶室支架上,所述下限位块通过螺栓安装在下限位支架上。
所述弹簧减震器为复合式弹簧减震器,减震器为液压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主要部件为减震器,阻尼减震效果非常显著,且不受矿区恶劣工作环境的限制。
2、本实用新型既能支撑驾驶室本体,又能损耗驾驶室在水平或竖直方向的振动能量。因此从很大程度上简化了驾驶室后悬置的整体结构。
3、驾驶室底面下的两个减震器采用“V”型布置,可以阻止驾驶室受激时产生侧向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关系图;
图3为上下限位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驾驶室骨架,2—弹簧减震器上支座,3—弹簧减震器,4—弹簧减震器下支座,5—减震器上支座,6—减震器,7—上下限位机构,8—减震器下支座,9—驾驶室支架,A—上限位支架,B—上限位块,C—下限位支架,D—下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车辆驾驶室振动能量耗散的装置,特别是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后悬架处,减震器采用“M”型布置的一种减震装置。非公路矿用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的减震系统,在含尘量高的恶劣环境中工作常使减震系统失效。本实用新型采用四个减震器进行合理的布置后,使其达到阻尼的效果,又能改变这种窘境。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侧置式驾驶室减震装置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两个弹簧减震器3、两个减震器6和上下限位机构7;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20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束状染色机的后球车架
- 下一篇:一种治疗卵巢癌晚期的中药水丸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