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4411.7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1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捷;张涛;周超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12 | 分类号: | H01M10/12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化成 循环系统 | ||
1.一种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酸筒,所述酸筒与酸房连通,所述酸筒外包裹隔热层;
冷酸机,所述冷酸机通过第一进酸管和第一出酸管与酸筒连通;
以及灌酸机,所述酸筒与灌酸机通过第二进酸管和第二出酸管连通,在第二进酸管和第二出酸管上分别设有酸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筒为至少两个,其酸筒内的酸密度不同,每个酸筒对应配置至少一个冷酸机,在所述酸筒与灌酸机之间的第二进酸管和第二出酸管上对应每个酸筒都设置有阀门进行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酸筒为两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酸机为两个,一个酸筒对应于一个冷酸机连通。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灌酸机为两个,其分别都与酸筒连通。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铅酸蓄电池内化成冷酸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或气凝胶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理士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441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交车专用座椅
- 下一篇:圆柱体变速箱及手动换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