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粒度金刚石磨具埋砂生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803286.8 | 申请日: | 2013-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史欣欣;常二霞;常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常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C25D7/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粒度 金刚石 磨具 生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硬磨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粒度金刚石磨具埋砂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硬磨具生产中,普遍使用落砂法生产细砂产品,但是由于落砂法生产工艺的局限性,产品的同心度和质量一致性得不到保障,从而导致磨削的过程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磨具的使用和发展。采用埋砂法工艺可以很好的克服落砂法存在的不足,埋砂法即采用大量的超硬材料砂粒将被镀工件完全包裹,镍通过颗粒与颗粒之间的间隔到达被镀工件,镍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时,金刚石颗粒被粘结在工件表面,从而达到上砂的目的。因而,开发一种适用于埋砂法工艺且能充分发挥埋砂法优异性的埋砂设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埋砂法加工超硬磨具的的细粒度金刚石磨具埋砂生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细粒度金刚石磨具埋砂生产装置,包括主控机和电镀槽,所述电镀槽内设有上砂机构和加厚槽,所述上砂机构和加厚槽的两侧均设有阳极篮,所述上砂机构、加厚槽和阳极篮分别与主控机电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细粒度金刚石磨具埋砂生产装置还包括与主控机电连接的电镀液循环机构。
进一步说,所述电镀液循环机构主要由水处理泵、过滤器和喷水阀门组成,所述水处理泵、过滤器、喷水阀门与电镀槽通过循环水管形成循环回路。
进一步说,所述上砂机构包括提砂篮和吹砂泵,所述提砂篮和吹砂泵通过喷砂管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提砂篮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挂耳,提砂篮的两侧壁设有网孔,所述提砂篮的底部设有一管口和一排出口,所述管口通过喷砂管与吹砂泵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提砂篮的顶部设有一提手。
进一步说,所述阳极篮为阳极钛篮。
进一步说,所述加厚槽的底部设有一屏蔽槽。
进一步说,所述电镀槽的底部呈锥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机控制上砂机构、电镀液循环机构,实现对工件的自动埋砂加工;设置电镀液循环机构,可自动对电镀液进行过滤并循环使用,延长电镀液的使用时间,提高电镀液的利用率,从而减少电镀液的用量并实现零排放,使生产环保、节能、减排;并且所采用的内循环方式可使液温更加均匀,解决了电镀槽的上、中、下位置处的电镀液温度不稳定、不均匀的难题;采用阳极钛篮可保证生产过程中阳极面积稳定不变,使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稳定,从而保障产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通过主控机与上砂机构、阳极篮、加厚槽和电镀液循环机构的配合,能够保证同批次产品之间的质量稳定性,共用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正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3为在电镀槽上装配了上砂机构(省略了提砂篮的提手)、加厚槽、阳极篮和电镀液循环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装配了提砂篮(省略了提砂篮的提手)、加厚槽和阳极篮的电镀槽示意图;
图5为电镀液循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上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提砂篮的正视图;
图8为钛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加厚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细粒度金刚石磨具埋砂生产装置,包括机架3,设在机架上的主控机1和电镀槽2,以及上砂机构5、加厚槽7、阳极篮6、电镀液循环机构4和控温机构。上砂机构5、加厚槽7、阳极篮6、电镀液循环机构4和控温机构分别与主控机1电连接。
如图1所示,主控机1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触控屏11,运行时,分别通过左右两边的触控屏11向主控机1发送操作命令而控制电镀槽2内左右两边的上砂机构5、加厚槽7、阳极篮6、电镀液循环机构4和控温机构。在其它实施方案中,也可以只设置一个触控屏11,对各机构统一进行控制。在电镀槽2内设有一与主控机1电连接的控温机构,使电镀槽2内电镀液的温度恒定,并控制在±0.2℃的范围内。用主控机1控制各机构,主控机1与电流表通讯模式实现电流表启停、电流与电压给定,减少了模拟量电压电流模块由于线干扰造成电流不稳定,进一步提高了工艺电流使用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常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常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