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食切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803144.1 | 申请日: | 2013-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2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义军;钟华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5/08 | 分类号: | B26D5/08;A47J43/04;A47J4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曹爱红 |
地址: | 515021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食 切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面食切断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子机大都为工业级产品,其中包子成型机构为其中的核心部件,不过现有技术的包子成型机构要么结构太过复杂,造价昂贵,要么由于捏合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成型效果不好,这一方面会影响成品的外观,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面皮包覆不完全而导致馅料外漏。如申请日为1997年3月24日,申请号为97202500.6的实用新型专利,其通过在底座上平面沿圆周均匀分布装设16个小轴,每个小轴上分别配合套装1个长孔尖角状封口器,每个封口器下面用铆钉铆接有折角弧边形挤褶片,16个封口器的外围套装有钢圈,钢圈两端外部各装有小弹簧,底座上还设置有推杆,推杆通过摇臂与小轴连接。在包子机动作时,驱动机构经由推杆、摇臂依次驱动封口器的尖端及挤褶片的弧边,使之形成逐渐收缩的切线圆结构,从而挤压面管。不过该结构中由于驱动机构驱动封口器是依次进行,因此,作用于每个封口器的驱动力并非同时抵达面管,这导致面管在每个方向受到的挤压力并不均匀,最终导致锁紧中心位置偏心,影响包子的外形。同时,该包子机结构复杂,也不适用于家用。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还几乎没有适合家用的相关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面食切断机构,该食品料理机用于捏合或切断面食,其结构简单、适于家用,且设计合理、使产品可以达到手工制作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面食切断机构,包括固定盘和相对固定块转动的转盘,所述固定盘在靠近转盘一侧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个定位支柱,与每个定位支柱铰接设置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在靠近转盘一侧设置有凸柱,所述转盘上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径向凹槽,所述凸柱一一对应插入所述径向凹槽并可沿径向凹槽滑动,所述滑块的自由端顺次依靠形成切线圆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滑块自由端在背离固定盘一侧设置有斜面,在靠近固定盘一侧为平面,所述斜面和平面之间由挤断棱线连接,所述挤断棱线垂直于滑块靠近固定盘一侧的平面。
优选地,所述挤断棱线的长度为2-10mm之间,所述滑块在自由端形成以挤断棱线为终端的楔形状结构。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滑块的数量为4-20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与所述转盘连接设置有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为驱动手柄。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还包括控制单元和用于监测转盘一侧面食长度的传感器单元,所述传感器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单元设置于转盘上。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单元为光电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磁性传感器或行程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面食切割机构利用转盘的径向凹槽统一带动滑块,使得每个滑块受力均匀且不会出现滞后,进一步让机构工作过程中面食各方向受力均匀,不会产生偏心现象。同时,由于该机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可半自动或全自动地实现家用捏合/切断面食的功能,节约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利用该食品料理机制作的面食在切断过程同时还能生成褶皱,达到手工制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面食切断机构的包子机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面食切断机构与包子皮成型机构配合工作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面食切断机构的固定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面食切断机构的转盘和滑块配合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面食切断机构的固定盘和滑块配合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际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8031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