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青路面粘结层间抗疲劳剪切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93201.2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4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王华楠;龚芳媛;马欣达;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24 | 分类号: | G01N3/2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路面 粘结 层间抗 疲劳 剪切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沥青路面粘结层间抗疲劳剪切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工作状况良好的沥青路面层间粘结可以保证路面层状体系的整体性,进而有效的将车辆荷载从路表传递到路基并将荷载分布开来,从而减少路面损伤。相反,一旦路面失去层间粘结出现剥离,将导致层间滑移,降低路面层间抗剪切能力,进而降低路面传递车辆荷载能力,最终导致路面病害(如裂缝、车辙、推移、拥包、坑槽等)的出现。长期以来,层间剪切滑移一直是我国路面研究中涉及较少的一个方面,这与我国沥青路面设计中各层间完全连续的假设有关。工程实践中,层间接触一般处于完全连续和完全滑动之间,如果层间处置措施不当,很容易成为路面结构的薄弱环节,在重载、高温、陡坡等不利条件下容易发生层间剪切破坏。
目前,多采用层间剪切强度指标来评价路面层间粘结性能,即通过量测层间剪切强度来评价粘结层材料类型、用量、养生时间及粘结层路表状况对层间剪切性能的影响。剪切强度一般通过在复合试件上施加直剪力或扭矩,以试件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最大直剪力或最大扭矩来计算获得。以层间剪切强度为唯一评价指标的缺陷在于,一方面粘结层破坏过程与实践中路面粘结层在车辆水平荷载作用下疲劳破坏过程不符;另一方面,由于沥青材料的粘弹性,在循环荷载的加载间歇,粘结层材料可消散累积于层间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并修复部分材料损伤,而单调加载方式下,粘结层材料无法消散累积于层间的剪应力,从而无法全面反映粘结层材料的抗剪性能;此外,以层间剪切强度为单一评价指标的结果是片面追求高强度而采用粘度过高的粘结层材料,最终可能导致抗疲劳剪切性能下降。因此以剪切强度为评价指标既未能反映粘结层材料在疲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也未能揭示粘结层抗剪切破坏机理。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以单一剪切强度为评价指标的试验方法无法用来评价粘结层材料抗疲劳剪切性能,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解决现有试验方法在评价粘结层材料抗层间疲劳剪切性能试验方法的缺陷,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路面粘结层间抗疲劳剪切性能测试装置,测试路面粘结层的剪切应力消散能力。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包括:环境箱、以及设置于环境箱中的拉伸加载系统,拉伸加载系统包括固定设置于环境箱底部的基座、以及拉伸加载轴,基座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夹具,拉伸加载轴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夹具,第一夹具上连接有第一拉杆第二夹具上连接有第二拉杆,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穿过待测试件的中心,待测试件上安装有微变形测量仪。
所述第一拉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一连接杆,第一接杆固定于第一夹具上,第二拉杆的两端安装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于第二夹具上。
所述拉伸加载轴上连接有与基座平行的传力杆,传力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与第二夹具相连接的连接杆。
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与待测试件的接触面为凹弧面。
所述拉伸加载系统为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路面粘结层间抗疲劳剪切性能测试装置,由于设置有环境箱,能够对待测试件进行恒温控制,模拟了路面粘结层在一定温度下的工作状况,另外,由于通过拉伸加载装置对穿过待测试件的拉杆施加拉力,使得直观的反映出在剪切荷载作用下,粘结层材料剪切应力消散能力,进而能够用于评价粘结层材料的类型及其用量对抗剪切性能的影响,使得对于合理选择粘结层具有指导意义;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中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是待测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环境箱,2为拉伸加载轴,3为基座,4为连接杆,5-2为第一夹具,5-2为第二夹具,6为对称型复合试件,6-1为第一金属加固层,6-2为第一上层路面层,6-3为第一下层路面层,6-4为第二下层路面层6-4,6-5为第二上层路面层,6-6为第二金属加固层,6-31为左第一下层路面层,6-32为右第一下层路面层,6-41为左第二下层路面层,6-42为右第二下层路面层,7-1为第一拉杆,7-2为第二拉杆,8-1为第一接杆,8-2为第二连接杆,9为应力集中孔,10为挡板,11为传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93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跨尺度微纳米级原位剪切力学性能测试平台
- 下一篇:一种PVC管道安装刻度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