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锂电池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84327.3 | 申请日: | 2013-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光金;王锋超;唐国鹏;何睦;吴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8;H01M2/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建芳;李伊宁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摩托车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锂电池包。
背景技术
电动摩托车是一种低碳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使用广泛。电动摩托车主要采用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由于铅酸蓄电池存在循环寿命短、电池比能量低、重量和体积大、自放电率高等缺点,严重地限制了电动摩托车的续行里程。锂离子电池虽然具有比能量高、循环寿命长、重量轻、自放电率小的优点,但是当前的技术条件下,锂电池的成本较高,仅有部分电动自行车采用锂电池,且电池组容量较小,续行里程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锂电池包,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续行里程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摩托车用锂电池包,包括锂电池包壳体,锂电池包壳体内设置有由多块锂电池组成的锂电池组,多块锂电池分别与电池串联板连接形成串联结构,多块锂电池的正极分别通过串联电池板连接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锂电池组的总负极连接电池保护板的负极输入端,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负极输出端通过电池动力总线缆引出连接电机;串联电池板和电池保护板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板。
所述的锂电池包壳体内侧设置有至少一组减震带,所述的减震带采用双面胶带。
所述的双面胶带为EVA结构双面胶带。
所述的锂电池包壳体外侧设置有防水层。
所述的防水层采用PVC防水板。
所述的锂电池包壳体采用绝缘树脂壳体。
所述的电池保护板与锂电池组极耳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所述的绝缘层采用绝缘树脂板。
所述锂电池的电极通过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与电池串联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池串联板将多块锂电池串联形成锂电池组,并利用电池保护板实现对每一块锂电池的保护作用,电池串联板和电池保护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实现绝缘目的的绝缘隔离板,能够保证电动摩托车用锂电池包的长期稳定工作,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成本低、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续行里程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锂电池包壳体1,锂电池包壳体1内设置有由多块锂电池组6成的锂电池组6。锂电池包壳体1采用绝缘树脂材料制成的壳体,厚度为0.5mm-3mm;锂电池包壳体1外侧设置有防水层7,防水层7可采用厚度为0.1mm-0.7mm 的PVC防水板;锂电池包壳体1内侧设置有至少一组用于减震的减震带5,减震带5可采用双面胶带,双面胶带同时还起到固定锂电池的作用。本实施例中,减震带5采用厚度为5mm-15mm的EVA结构双面胶带。
组成锂电池组6的多块锂电池的电极通过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分别与电池串联板4连接,使多块锂电池形成串联结构。焊接可采用锡焊焊接或者激光焊接方式。多块锂电池的正极还分别通过电池串联板4连接电池保护板2的正极输入端,锂电池组6的总负极连接电池保护板2的负极输入端,电池保护板2的正极、负极输出端通过电池动力总线缆引出,用于连接电机;电池串联板4和电池保护板2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板3。电池保护板2可采用被动均衡功能保护板,具有单只锂电池过压保护、过压释放、欠压保护、欠压释放、过流保护、短路保护和均衡等功能,其中单只电池过压保护值为3.80V-4.90V,过压释放值为3.60V-4.70V,单只电池欠压保护值为2.00V-3.00V,欠压释放值为2.30 V-3.30 V;过流保护值为65A-80A。电池保护板2与锂电池组6极耳之间还设置有绝缘层,绝缘层可采用厚度为1mm-2mm的绝缘树脂板。
出于环保及成本节约考虑,本实用新型中的锂电池可采用电动汽车的退役动力锂电池。由于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性能要求较高,当动力电池的容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为了确保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续行里程和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就必须对动力电池进行更换。从电动汽车上更换下来的退役动力锂电池,仍具有较高的荷电状态。因此,将退役动力锂电池经过外观、电压、内阻和容量的筛选和重新配组,部分退役动力锂电池能应用于工况相对良好、对电池性能要求相对较低的场合,如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低速代步工具上,以实现动力电池的梯级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843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膝
- 下一篇:非晶合金构件铸造成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