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79361.1 | 申请日: | 2013-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4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雷;李志勇;田登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百瑞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0 | 代理人: | 杨大庆 |
地址: | 安徽省芜湖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涡轮 增压 发动机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音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消音器。
背景技术
由于涡轮增压器的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平面的空气周期性受到扰动。在压差的作用下,空气由叶片的前部被挤压到后部,产生气体振动,噪音很强。它具有很宽的频率分布,以高频成分为主,其强度随转速的增加而迅速提高。为了降低进气噪声,必须在增压器的出口端设计消声器。在现有设计的消音器中,由于设计因素,使得消音效果不够完美,影响驾驶舒适性。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0910265360.3公开了一种消音器,包括进气管、壳体和封头,所述进气管上开有多个小孔状的进气孔,所述进气管顶部封闭,所述壳体内靠近封头处设有一块固定挡板将壳体分为壳体前腔和壳体后腔,所述固定挡板上开有多根内管连通壳体前腔和壳体后腔,所述壳体后腔上开有多个环形槽孔,所述消音器的内壁上设有多孔吸声材料,所述内管的内部还设有多组消音音片,所述消音音片成锯齿状分布。本发明采用吸声材料及消音片,成本高,且消音器体积大,消音器内空间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消音器,解决现有发动机消音器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消音器,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内芯,沿内芯轴向设置有气道,沿气道的周向设置有一组通孔;所述内芯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挡板,挡板与壳体内壁间形成一组相互独立的空腔。
为提高降噪效果,所述挡板至少设置有3个。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为沿气道的轴向均匀分布,且通孔为圆孔。
为方便安装,所述内芯上设置有与壳体端部配合的固定片,固定片与壳体端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通孔及挡板与壳体内壁间形成的空腔结构,能大大降低进入消音器内气体的流速,从而达到减小噪音的目的,结构简单,且壳体内的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得在达到相同降噪的效果时,比其他消音器体积更小,方便整机布置。所述内芯与壳体的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内芯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消音器,包括壳体2及置于壳体2内的内芯1,壳体2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中冷管路相连;内芯1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增压器想通。沿内芯1轴向设置有气道3,沿气道3的周向均匀设置有一组通孔4,通孔4为孔径大小不等的圆孔;所述内芯1的外侧还设置有一组挡板5,挡板5与壳体2内壁间形成一组相互独立的空腔。当气体进入内芯1中的气道3后,通过通孔4进入空腔,从而减小气体流动的速度,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所述挡板5至少设置有3个,已达到很好的降噪效果。通过实验,在最大扭矩点,每米内芯能使噪音水平下降了4.5dB(A),达到消除了高频噪声的效果。
所述内芯1上还设置有与壳体2端部配合的固定片6,固定片6与壳体2端部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79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漆包线与铜线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厨具加热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