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沼气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大棚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8583.7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7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蜀乔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蜀乔 |
主分类号: | A01G9/18 | 分类号: | A01G9/18;A01G9/24;A01G9/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 提高 农作物 产量 大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大棚,特别是一种用沼气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大棚,属于农业设施节能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种植农作物的温室大棚而言,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农作物才能获得丰产。
光照条件: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90%,大棚越高大,棚内垂直方向的辐射照度差异越大,棚内上层及地面的辐照度相差达20-30%。不同棚型结构对棚内受光的影响很大,双层薄膜覆盖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受光条件可比单层薄膜盖的棚减少一半左右。
湿度控制:塑料膜封闭性强,棚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受到阻碍,土壤蒸发和叶面蒸腾的水气难以发散。因此,棚内湿度大。采用滴灌技术,并结合地膜复盖栽培,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20%左右)。
温度管理:棚的主要生产季节为春、夏、秋季。通过保温及通风降温可使棚温保持在15-30℃的生长适温。
二氧化碳补给:二氧化碳是蔬菜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比较稳定,约为0.03%-0.05%。因此,在露地栽培蔬菜一般不会发生二氧化碳的缺乏。在相对封闭的保护地条件下,因蔬菜光合作用常造成二氧化碳缺乏,致使蔬菜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已成为保护地蔬菜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实践证明:棚室作物使用二氧化碳施肥可促进植物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品品质,大幅度增加产量,普遍可增产25-30%,个别品种可达到增产40%,经济效益显著。是实现现代绿色农业高产增收必不可少的手段。
如何通过综合统筹考虑大棚的各项增产因数,提高大棚产量,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沼气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大棚,由阳光管理系统、沼气燃烧加热及二氧化碳补给系统、大棚的滴灌系统三个系统构成。
阳光管理系统:该实用新型由大棚挡墙1、透气窗2、透光顶膜3、大棚顶横梁4、可调进气门28构成;按阳光的照射方向和角度来构建用沼气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大棚屋顶,采用坡面屋顶结构,坡面角度15o~30o,屋顶采用单层透光材料构成透光顶膜3,在屋顶设置大棚顶横梁4和多个透气窗2,透气窗斜对面墙脚根处设有可调进气门28,透气窗和可调进气门的数量相等,大棚的立柱间设置有挡墙1构成一个封闭空间。
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90%,但在使用期间由于灰尘污染、吸附水滴、薄膜老化等原因、而使透光率减少10-30%。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受季节、天气状况、覆盖方式(棚形结构、方位、规模大小等)、薄膜种类及使用新旧程度情况的不同等,而产生很大差异。大棚越高大,棚内垂直方向的辐射照度差异越大,棚内上层及地面的辐照度相差达20-30%。在冬春季节以东西延长的大棚光照条件较好、它比南北延长的大棚光照条件为好,局部光照条件所差无几。但东西延长的大棚南北两侧辐照度可差达10-20%。 不同棚型结构对棚内受光的影响很大,双层薄膜覆盖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受光条件可比单层薄膜盖的棚减少一半左右。按阳光的照射方向和角度来构建用沼气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大棚屋顶,采用坡面屋顶结构,坡面角度15o~30o,单层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90%,双层薄膜覆盖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受光条件可比单层薄膜盖的棚减少一半左右,对于提高可采用沼气燃烧来提升大棚内的温度,湿度过高时,由于大棚为一个封闭空间,大棚内部的温度不断升高,使得农作物的水分不断地蒸发出来,大棚内空气处于湿热状态,热气上升,利用烟囱效应,通过同时打开可调进气门28及透气窗2,形成对流,将大棚内的湿热空气排除,降低湿度。透明的膜可以采用透明塑料薄膜,这样可以降低成本。挡墙可以采用后塑料泡沫板或塑料布来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有尽可能地密封,这样可以防止热量的丧失,提高干燥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蜀乔,未经陈蜀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8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