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3708.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杨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涛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28C7/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73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打灰装置大多功能单一,使用时需要单独筛沙、单独开机搅拌等多道工序,往往需要多人才能完成打灰工作,效率低下且原料配比难以把握,在使用后清洗工作量大,尤其小规模生产为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人力、清洗方便且可以提高打灰效率和质量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上料装置、过滤装置以及搅拌装置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由上料装置壳体、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内的一组以上的物料提升机构、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前端与过滤装置相连通的导料斗以及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下端的填料斗组成,所述物料提升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内的主动传动轴和从动传动轴、设置于主动传动轴上的主动传动齿轮、设置于从动传动轴上的从动传动齿轮以及设置于主动传动齿轮和从动传动齿轮上的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料斗,所述主动传动轴与传动电机相连,所述上料装置壳体前端设置有与导料斗相连通的第一出料口;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箱体以及斜向设置于过滤装置箱体内的筛板,所述过滤装置箱体前端设置有废渣口以及设置于废渣口出口端的废渣导向板,所述过滤装置箱体上端设置有与上料装置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其下端设置有与搅拌装置相连通的第二出料口;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筒、通过轴承固定设置于搅筒内的搅龙以及驱动搅龙转动的电机,所述搅筒上设置有与搅筒腔室相连通的注水管,所述搅筒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装置相连通的第三进料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
所述过滤装置箱体内设置作用于筛板的震动装置。
所述震动装置由设置于筛板一侧下端的偏心转筒以及与偏心转筒相连接的驱动电机组成,所述筛板的另一侧铰连设置于过滤装置箱体上。
所述搅筒由搅拌装置腔体以及与搅拌装置腔体铰连的搅拌装置盖体组成,所述盖体上端设置有把手。
所述注水管包括一个进水口以及两个出水口。
所述填料斗内中心处设置有物料分离隔板,所述物料提升机构对称设置有四组。
所述料斗与传动链条间随主动齿轮转动方向的夹角为70-85度。
所述筛板与过滤装置箱体的水平夹角为50-70度。
所述搅龙由前端的叶片式蛟龙以及后端的螺旋式柱状蛟龙组成,所述叶片式蛟龙与螺旋式柱状蛟龙的水平长度比例为1:2。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将打灰工作中需要的多道工序结合为一,在需要打灰时,只需一人工作即可完成全套上料、筛沙以及搅拌工作,大大的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根据材料自由在填料斗内的物料分离隔板两侧添加所需比例的物料,即可精准的按比例完成调配的工作,从而使得打灰质量大幅度提高;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分体式的搅筒设计,解决了打灰完成后清洗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附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涛,未经杨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37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泥混合物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