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3708.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1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涛;杨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海涛 |
主分类号: | B28C9/02 | 分类号: | B28C9/02;B28C7/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齐兰君 |
地址: | 07300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搅拌 装置 | ||
1.一种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由上料装置、过滤装置以及搅拌装置组成,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装置箱体(11)以及斜向设置于过滤装置箱体(11)内的筛板(13),所述过滤装置箱体(11)前端设置有废渣口以及设置于废渣口出口端的废渣导向板(12),所述过滤装置箱体(11)上端设置有与上料装置相连通的第二进料口,其下端设置有与搅拌装置相连通的第二出料口;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筒、通过轴承固定设置于搅筒内的搅龙(20)以及驱动搅龙(20)转动的电机(21),所述搅筒上设置有与搅筒腔室相连通的注水管(23),所述搅筒的一端设置有与过滤装置相连通的第三进料口,其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由上料装置壳体(1)、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1)内的一组以上的物料提升机构、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1)前端与过滤装置相连通的导料斗(9)以及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1)下端的填料斗(2)组成,所述物料提升机构包括设置于上料装置壳体(1)内的主动传动轴(3)和从动传动轴(5)、设置于主动传动轴(3)上的主动传动齿轮(4)、设置于从动传动轴(5)上的从动传动齿轮(6)以及设置于主动传动齿轮(4)和从动传动齿轮(6)上的传动链条(7),所述传动链条(7)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料斗(8),所述主动传动轴(3)与传动电机(10)相连,所述上料装置壳体(1)前端设置有与导料斗(9)相连通的第一出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箱体(11)内设置作用于筛板(13)的震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装置由设置于筛板(13)一侧下端的偏心转筒(15)以及与偏心转筒相连接的驱动电机(16)组成,所述筛板(13)的另一侧铰连设置于过滤装置箱体(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筒由搅拌装置腔体(17)以及与搅拌装置腔体(17)铰连的搅拌装置盖体(18)组成,所述盖体(18)上端设置有把手(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19)包括一个进水口以及两个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斗(2)内中心处设置有物料分离隔板(14),所述物料提升机构对称设置有四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8)与传动链条(7)间随主动齿轮转动方向的夹角为70-85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13)与过滤装置箱体(11)的水平夹角为50-7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搅拌打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龙(20)由前端的叶片式蛟龙以及后端的螺旋式柱状蛟龙组成,所述叶片式蛟龙与螺旋式柱状蛟龙的水平长度比例为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海涛,未经杨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37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温室温度调节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泥混合物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