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0438.6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2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潘非;张子军;涂代军;王艳红;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H01F2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蔡晓军 |
地址: | 5233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功率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不断朝着小体积、高功率密度和更高效率发展。表贴功率电感器作为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元件之一,其体积变得更小、重量变得更轻、性能的提升一直是该技术领域人员所努力追求的方向。
传统的表贴功率电感器均以漆包线或扁平线圈为主,该类线圈的制作工艺复杂且体积较大,使得电感器的体积较大,损耗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体积小,生产效率高。
一种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包括磁芯及设于所述磁芯上的箔式绕组,所述磁芯包括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所述第一磁芯呈E形,所述第二磁芯呈I形;所述箔式绕组呈U形,所述箔式绕组设于所述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箔式绕组的端部设有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箔式绕组为铜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芯上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箔式绕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芯具有一中柱芯,所述第一磁芯的两侧部分别具有一侧边凸部;所述中柱芯与侧边凸部形成所述容置槽。
上述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EI磁芯结合,箔式绕组紧绕于第一磁芯和第二磁芯之间,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低损耗。所述引脚独立支撑,易于焊接,在实际应用中,该电感器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可贴其它较薄的SMT类器件,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适应当前电子产品发展。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单一,适合批量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零部件符号标记说明:
第一磁芯10、容置槽11、中柱芯12、侧边凸部13、第二磁芯20、箔式绕组30、引脚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一种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包括磁芯及设于磁芯上的箔式绕组30。磁芯包括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第一磁芯10呈E形,第二磁芯20呈I形。第一磁芯10上开设有两容置槽11,两容置槽11相互平行,用于容置该箔式绕组30。
第一磁芯10具有一中柱芯12,第一磁芯10的两侧部分别具有一侧边凸部13。中柱芯12与侧边凸部13形成所述容置槽11。两容置槽11的间隔距离由中柱芯12的大小和箔式绕组30宽度而定。
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通过胶水黏胶成一个整体,并烘烤固定。胶水中添加有间隔粒子或间隔胶带完成组装固定及调整气隙电性,提高耐电流特性,节省制作时间。
该箔式绕组30呈U形,其设于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之间位置。箔式绕组30由铜片制成,铜片上镀有无铅锡。箔式绕组30的端部设有引脚31,其端部的引脚31容置于第一磁芯10的侧部,且引脚31凸出于第一磁芯10外。该箔式绕组30与第一磁芯10在一个平面上。
组装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所述箔式绕组30置放于所述第一磁芯10的容置槽11中,再将所述第二磁芯20置放于第一磁芯10上,并通过胶水固定即可。
综上所述,上述新型表贴功率电感器,箔式绕组30紧绕于第一磁芯10和第二磁芯20之间,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低损耗。所述引脚31独立支撑,易于焊接,在实际应用中,该电感器的底部与电路板之间可贴其它较薄的SMT类器件,以提高空间利用率,适应当前电子产品发展。本实用新型制作材料单一,适合批量生产,降低了制造成本,适用范围广。
当用于电源时,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还能减小电流纹波、降低磁损耗、改善电源动态性能,对提高电源的性能及功率密度有重要意义。当用于开关电路时,可提高开关电路的效率和功率密度,改善电路的性能,如减小电路中的输入和输出电流的纹波,提高电路的瞬态响应速度等动态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铭普光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0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