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润滑机油温度预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1993.2 | 申请日: | 2013-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9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付鹤翔;王生波;侯衍化;钟建飞;刘英进;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2 | 分类号: | F01M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润滑 机油 温度 预热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热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机油温度预热系统。
背景技术
寒冷地区的冬季,环境温度会降低至零下40℃以下。如果发动机的润滑油选用四季机油(15W40),那么在发动机停放时间过长后,润滑油基本处于凝固状态,黏度过大,在此状态下,发动机起动时,润滑油无法起到相应的润滑作用,将导致发动机受到严重损害;如果发动机选用的冬季机油(0W30),虽然在零下40℃低温下不会出现四季机油的凝固现象,但是其高温限值却不能高于0℃,当超过高温限值时,机油粘度迅速降低,同样无法起到有效的润滑作用,因此,润滑机油的黏度过高会对发动机造成了不可逆的损害,更是大大降低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润滑机油温度预热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在外界低温甚至超低温起动时,因润滑机油黏度过高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从而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润滑机油温度预热系统,包括钥匙开关1,通用继电器2,加热器3,车载控制器4,机油温度传感器5,启动马达6,空档开关7和蓄电池8,钥匙开关1和机油温度传感器5均与车载控制器4的输入端相连,机油温度传感器5检测发动机油底壳的机油温度,通用继电器2的线圈一端和启动马达6的第二启动端均与车载控制器4的输出端相连,钥匙开关1通过车载控制器4控制启动马达6的启动,通用继电器2的线圈另一端接地线,车载控制器4通过机油温度传感器5采集温度并进行逻辑控制后通过通用继电器2控制加热器3的加热工作,通用继电器2的常开触点一端和蓄电池8均与启动马达6的第一启动端相连,通用继电器2的常开触点另一端与加热器3的一端相连,加热器3的另一端接地线,蓄电池8为加热器3供电,空档开关7的一端与启动马达6的第三启动端相连,空档开关7的另一端接地线。
所述的通用继电器2的外侧设置壳体9,壳体9可有效防止通用继电器2受潮。
所述的壳体9由塑料材质制成,塑料材质有较好的防潮、防水和耐腐蚀效果。
所述的加热器3为加热电阻丝,加热速度快,成本低。
所述的机油温度传感器5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测量稳定,精度高。
所述的机油温度传感器5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一侧,加热器3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机油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油底壳一侧处,同时,在发动机油底壳另一侧安装加热电阻丝作为加热器,其电源由蓄电池提供,加热器的额定功率为2400W。当钥匙开关至M端时,车载控制器得电,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采集发动机油底壳的机油温度,在检测温度低于零下4℃时,当钥匙开关旋至启动档,即钥匙开关的S端得电时,车载控制器与启动马达相连的一端输出低电平信号,在空档开关有效的状态下,启动马达中的启动继电器线圈不得电,开关不闭合,启动马达不能启动,同时B端输出高电压,通用继电器中线圈得电,由蓄电池为加热器供电,加热器得电后,开始润滑机油预加热过程;在检测温度高于零下4℃时,当钥匙开关旋至启动档,即钥匙开关的S端得电时,车载控制器与启动马达相连的一端输出高电平信号,在空档开关有效的状态下,启动马达中的启动继电器线圈得电,开关闭合,启动马达正常启动;同时车载控制器B端输出低电压,通用继电器中线圈失电,加热器失电,停止加热,此时可以安全启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发动机润滑机油温度预热系统在启车时对机油温度的检测和加热,有效防止了发动机在外界低温甚至超低温起动时,发动机在润滑机油黏度过大的情况下启车造成的损害;2、通过机油温度传感器采集润滑机油温度后控制加热器,可以减小预热时间,快速升高机油温度;3、在发动机油底壳处安装加热电阻丝作为加热器,电阻丝加热速度快,在高寒地区使用时,能够有效减少驾驶人员的等待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钥匙开关,2-通用继电器,3-加热器,4-车载控制器,5-机油温度传感器,6-启动马达,7-空档开关,8-蓄电池,9-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1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排气管结构
- 下一篇:沿空留巷矿山压力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