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防撞梁被动吸能结构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09625.6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66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防撞梁 被动 结构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防撞梁被动吸能结构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各种汽车作为运输及代步工具进入千家万户,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也在逐渐增加。汽车如何能够在发生碰撞事故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员的安全、并尽可能地减少汽车重要部件的损坏或将损失降到最低已成为各汽车厂家努力的方向。
汽车前防撞梁总成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其与车身固定,同时与摆臂相连,当车轮受到地面上的剧烈冲击时,前防撞梁总成便承受到冲击载荷作用。如图1所示,前防撞梁总成一般包括前防撞梁、吸能盒和前纵梁,其中,前防撞梁通过吸能盒与前纵梁相连,即吸能盒的前端与前防撞梁内板外侧相连,其后端与前纵梁连接,通过减少前防撞梁所占的空间,加大吸能盒的长度,使得吸能盒可吸收转换的载荷增加,为乘员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尽可能地减轻车辆的损坏。但是由于前防撞梁与前纵梁之间的空间有限,尽管加长了吸能盒的长度,其吸能能力有所加强,但其吸能效果仍然有限,且还使得本来狭小的空间变得更拥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前防撞梁总成所占空间大、吸能效果有限等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节省安装空间、吸能效果好的前防撞梁被动吸能结构总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防撞梁被动吸能结构总成,包括前防撞梁外板、前防撞梁内板、左吸能盒、右吸能盒、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
前防撞梁外板左右两端均内凹;前防撞梁内板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槽口和右槽口;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均为一侧开口的盒体,且左吸能盒的开口侧和右吸能盒的开口侧均设有外翻的折边;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的横截面均为梯形;
前防撞梁外板和前防撞梁内板相连并形成左容纳空间和右容纳空间;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分别置于左容纳空间和右容纳空间内,且左吸能盒的开口侧和右吸能盒的开口侧均通过折边分别与左槽口内侧边缘和右槽口内侧边缘相连;
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分别与左槽口外侧边缘和右槽口外侧边缘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防撞梁被动吸能结构总成包括前防撞梁外板、前防撞梁内板、左吸能盒、右吸能盒、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其中,前防撞梁外板和前防撞梁内板相连并形成左容纳空间和右容纳空间,而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分别置于左容纳空间和右容纳空间内,也就是说将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设置在前防撞梁外板和前防撞梁内板之间,从而取代了现有技术中吸能盒设置在前防撞梁和前纵梁之间的结构,这样不仅不用特意为吸能盒预留安装空间,而且还节省了安装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均为一侧开口的盒体,且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的横截面均为梯形,这样的结构可以在加强吸能盒 吸能能力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左吸能盒的开口侧和右吸能盒的开口侧均设有外翻的折边,而左吸能盒的开口侧和右吸能盒的开口侧均通过该折边分别与左槽口内侧边缘和右槽口内侧边缘相连,这样的设计增大了左吸能盒开口侧和右吸能盒开口侧分别与左槽口内侧边缘和右槽口内侧边缘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增强左吸能盒开口侧与左槽口内侧边缘、右吸能盒开口侧与右槽口内侧边缘连接的强度。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中,将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分别放置在由前防撞梁外板和前防撞梁内板形成的左容纳空间和右容纳空间内,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上均设有安装板,且左槽口外侧边缘和右槽口外侧边缘均通过螺栓与安装板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对前防撞梁内板、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的更换和维修,降低了维修成本,减少了维修时间。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吸能盒的横截面面积和右吸能盒的横截面面积均沿车头至车尾方向递增。吸能盒横截面面积沿车头至车尾方向递增,这样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左吸能盒和右吸能盒的吸能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上均设有外凸的引导筋。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上设置的外凸的引导筋实际上为变形诱导结构,当发生碰撞时,外凸的引导筋优先变形,分散了一部分能量,进一步提高了所述前防撞梁被动吸能结构总成的吸能能力和吸能效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左前纵梁和所述右前纵梁均通过安装板分别与所述左槽口外侧边缘和所述右槽口外侧边缘相连。安装板的设置增大了左前纵梁和右前纵梁分别与左槽口外侧边缘和右槽口外侧边缘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了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096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保横梁左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治疗狗咬伤的药物